重庆养老产业三问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4 22:05

光大百龄帮·龙山老年养护中心,护理人员帮助老人用午餐。(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梅耀 摄\视觉重庆

光大百龄帮·龙山老年养护中心,护理人员帮助老人用午餐。(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梅耀 摄\视觉重庆

本报历时数月的“养老大调查”即将收官,让我们放眼更广阔的领域,从市场特征、要素成本、营商环境、产品供给以及人力资源等角度来看,重庆的养老产业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具备哪些优势?还需要往哪些方向努力?这些或许是我们接下来更长一段时间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问

低房价等要素优势能否变为重庆养老产业发展优势

去年9月,在儿子冷晓凌安排下,90岁的冷恩惠和88岁的阴云织由专业医护人员专程从天津接来重庆,入住了位于渝北区冉家坝的光大百龄帮·龙山老年养护中心。

两位老人是天津人,退休前一个是海洋石油领域的高级工程师,一个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在北方生活工作的他们为什么选择到重庆养老?

冷晓凌说,原因很简单,除了这家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让子女觉得安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构位于重庆中心城区,位置好价格却很实惠。

“与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比,在重庆养老,花同样的钱的确能购买到更优质的服务。”光大百龄帮集团总裁陆家斌说,重庆总体房价不高,因此对于开办养老机构的企业而言,租金成本就略低于其他城市。比如在中心城区,由于重庆市组团式发展,总有些区域能找到月租每平方米25—30元的房屋,适合开办养老机构,而这样的价格在其他同类型城市是做不到的。

另一方面,从市场端来看,重庆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收入偏低,属于未富先老典型区域,这就倒逼养老企业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高性价比的养老产品。

曾吉果是我市一家民营连锁养老机构负责人,她所在的机构在川渝两地拥有12家养老院。“重庆的低租金的确可以降低场租成本,但是和其他城市比,重庆养老机构收费也低,所以房屋成本的优势很容易被覆盖。”她解释说,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大部分中档养老机构,每月基础费用大致为3500—4000元,而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养老机构月费大致在2200—2800元,其在成都的养老机构收费是高于这个水平的。

不过,陆家斌和曾吉果十分看好重庆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这主要源于他们对重庆养老产业营商环境的认可。

“重庆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得早,并且善用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实现了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陆家斌说,因为拥有了要素齐备的“练兵场”,目前重庆光大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已经成了向外地兄弟公司输出管理经验和人才的大本营。

近年来,我市推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层面对养老机构给予建设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部分区县对养老机构给予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租金减免、人才入职补贴等,促进了养老机构全方位发展。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数量从2019年的1426家增加至1762家;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从不到50%提升到66.9%。

曾吉果表示,公司新开办的养老机构,相关部门从选址、设计、装修到运营都给予全过程指导,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保姆式的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此外,我市还十分注重养老产业规范发展,先后发布了养老机构运营指南、服务质量标准、安全规范等,大大减少了养老机构因服务管理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政府层面还出资购买了综合责任保险,防止养老机构因意外事故等造成供需双方矛盾,减轻了养老机构大额赔付压力。

2问

老年用品“难买也难卖”怎么破

几天前,家住沙坪坝区双碑的市民张晓玲在网上见到一款可定时翻身的电动护理床,想给卧床的老父亲买一张。她跑遍了周边的商场、超市却没买到。为此,她感到很困惑:“‘银发经济’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为啥一张护理床这么难找?”

“我们企业刚好生产各类护理床,关键是信息渠道没打通,和消费者对接不上。”重庆顺美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权辉听说张晓玲的困惑后很是无奈。

作为重庆本土一家医疗器械企业,陈权辉的公司于2014年开始生产护理床、适老化家具等老年用品,主要出口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另有三分之一销往国内医院、养老机构,零售市场仅占2%—3%。

陈权辉说,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目前已有家庭开始选择适老化相关辅具,未来这片市场将更广阔。他十分看好刚起步的零售市场,已在江津珞璜工厂旁设适老化产品展厅。

“过去,老年人的购买力低是‘银发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代变迁,老年人在健康医疗、家庭辅具、日常保健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估计,重庆的老年用品有上百亿元的市场需求。”重庆市养老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郭恒良介绍,协会曾多次主办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老博会”之所以一年比一年火爆,就是因为全面展示前沿的老年用品,为商家和市民提供面对面机会。

郭恒良说,一方面,老年人消费希望见到实物,而目前绝大部分居家老人找不到供货渠道;另一方面,商家线下门店不足,也缺乏展示平台。为破解“难买也难卖”,明年,协会计划在中心城区启动建设一个老年用品展示中心,综合展示国内外优质适老化产品,为家庭、机构提供更多选择。

记者了解到,在渝中区民政局支持下,重庆叁陆零福家科技有限公司投入700多万元,已率先在大坪投用我市首个适老产品实景化体验式展厅。

“老年用品最讲究适配,展厅配有持证的老人能力评估师,帮助老年人选择适合他们的用具。”重庆叁陆零福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卿翔飞说,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养老产品的“山姆”和“宜家”,通过体验式消费,降低老人居家跌倒风险,降低照护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他们的照护效率。

“日本养老用品市场90%来自于租赁。”卿翔飞介绍,公司计划从2024年起推出护理床、轮椅、制氧机、膝关节支具等七个产品的租赁,“比如零售价1万多元的护理床,预计租赁一天10多元。”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整个社会的养老消费观念和健康管理意识需要不断提高,这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问

1.7万养老服务人才缺口怎么填

“哪里有靠谱的住家保姆?”最近,家住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的王慧一见到朋友、同事,就会向对方打听。

王慧77岁的母亲处于半失能状态,身边不能离人。3年来,因为薪酬、工作量、性格等问题,她家已换了3次保姆。

“我们也缺人,尤其是年轻的专业人才。”南川德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强说,其养老院经营了五六年,“用人荒”就存在了五六年。专业性人才的缺乏,是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困境,很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一组数据: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712.11万人,占人口总数22.16%;但我市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仅1.7万人,且年龄以四五十岁居多,平均月收入约4500元,缺口非常大,约为1.7万人。

为填补养老行业人才缺口,我市采取了一些举措——

为提升养老服务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我市开展院校合作,鼓励高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支持养老机构作为高校定点实习基地。目前我市有27个中专、专科、本科院校和联合办学点开设有护理专业(医疗护理),8所技工院校开设了养老护理相关专业,3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约1.7万人。

九龙坡区宏善公园里怡养中心院长范昭静2016年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今年30岁。一毕业,范昭静就被招到重庆宏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养老机构上班,从一线护理员做起,后陆续晋升为养护部主管、院务部主管、副院长、院长。但不可忽视的是,范昭静所在的大学班上有48个同学,目前只有8个还留在养老服务行业。

“优秀人才在这个行业非常稀缺,企业也在想办法培养人才、并让他们扎根下来。”重庆宏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沛介绍,宏善在全市投运了30余家养老机构,有1200多员工。公司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学生从大三开始输送到宏善旗下养老机构实习。然而,每年来的100多个学生,留下来的不到15%。

养老服务人才要实现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首先需要从顶层设计上给予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各省区市纷纷探索出台相关政策。如北京市已明确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符合条件的,可按照人才引进政策办理落户或者享受积分落户加分。

在重庆,九龙坡区在2021年率先出台养老服务人才建设扶持政策,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养老、护理专业全日制毕业生进入九龙坡辖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入职满3年后给予3000元、5000元、1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就业补贴。

针对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扩容、留人发力。在扩大人才来源渠道方面,我市将加强专业设计,民政部门会同教委等部门加强高校养老服务专业建设,参照国家成立民政职业大学;同时,发展养老产业,加强社会培训。为留住养老服务人才,市民政局将会同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适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入职补贴、岗位津贴、职业年金等制度,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大力开展先进典型褒扬工作,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展示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度,提升社会认同度。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郭晓静 张莎


(责编:陈易、刘政宁)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