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江津有座“万里长江第一佛”,这里还是铁拐李的故乡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2 07:04

“万里长江第一佛”江津石门大佛,位于江津区石门镇白坪村东100米处,距离江津城区42公里。大佛寺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正面长江及长江边上的成渝铁路。

俯瞰大佛寺

石门大佛,属高浮雕近圆雕型石刻,是我国目前仅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水月观音造像。该造像刻工精湛,与崖石浑然一体,其处于长江中“反弓”的地理位置对于长江航运和水文的深远影响,具有极高的文物、美学和科研价值。

鱼眼镜头里的大佛 

早在解放初期,石门大佛就被评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8月16日,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直辖以后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等同于省级);2013年3月5日,升级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立文物名称为“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时代为宋-元;同年12月25日,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行走 石门大佛

我是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白沙渡江前往石门的,为了看一眼这尊镇守在长江边上,一直鲜少人知的石门大佛。白沙的繁华和石门的冷清,仅一江之隔。

虽然在经济上、文化上不比白沙,但因为有大佛上百年的“庇佑”,石门素享“大佛之乡”的美誉,得一方安居与平静。叫我意外的是,这里还是民间神话中八仙之首“铁拐李”李玄,以及写下了“天下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之一)袁天罡的故乡。

石门大佛寺景区围绕整个石门大佛修建,原本就是一座小寺院,作为景区显得十分袖珍。其门票包含了免费的香烛,游览的方式是“购票-领香烛-焚香-进殿参佛”,所以殿内为了保护文物是不焚香、不烧纸的,求佛之人可以自带香火,也可以凭门票免费领取。

成渝铁路就在大佛寺脚底,不时有火车呼啸而过,现代与古代就在这里交叠。文明,永远与水相关。

参拜大佛的大多都是知道大佛的本地人,他们来自石门、白沙以及江津各地,往往都带着大袋的香火以及心中所求。在这里参佛与焚香分开,这种方式非常值得在文物类寺院里提倡。在石门,它既传袭了大佛寺几百年以来的香火与民间信仰,又保护了国宝文物免遭油烟熏黑,在旅游景区和宗教场所两种身份之间做到了并驾齐驱。


佛教传入我国后,便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在巴蜀,当地的工匠没有把它们作为纯粹的宗教建筑进行修建,而是精心选址,让寺院与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这种关于选址的考量早在魏晋时期便开始萌芽。后世发展中,在巴蜀地区产生了高密度的楼阁式摩崖佛殿,它们主侍某尊摩崖大佛,大多都叫“大佛寺”。单是在重庆,就有南岸大佛寺、潼南大佛寺等十多处,石门大佛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石门大佛寺为清乾隆年间改造。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民国初年(1912)、1999年和2012年都进行过维修。

正殿为主体建筑,面阔3间22.1米,进深2间8米,通高24.84米。正殿大门形状如阙,分三门,中大侧小,包含佛家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之意(或象征信、解、行三意),民间有“男左女右佛中空”的讲究。正殿门前有楹联一副,由江津人张汉民(杨虎城部队旅长)撰杨鸿森书。正殿下为上下两段踏道,上段为7级垂带式踏道,下段为16级梯式踏道。

整个佛寺为典型的清代高层建筑,七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寺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由山门、围墙、左右厢房、正殿等组成。寺内为三合院布局,左右为厢房,中间是正殿,正殿一次分为松子殿、观音殿和雷神殿。寺外东西各有一条石曲径,从崖上到河边,沟通整座寺院。

山门简朴素净,为仿牌楼式4柱庑殿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

屋面设计精美,共有三重檐十四翼角,翼角装饰鸱吻。顶上塑像,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提篮观音、弥勒佛三组石像。

门前设有15级月形垂带式踏道,踏道前为面积约200平米的月形石坝,石坝左右有通道连接,下通焚香点。

正殿摩崖造像,左右为十八罗汉。1996年,对主体造像进行了落架大修。 2005年又对其进行防渗水、贴金彩绘等保护性维修。

中间为水月观音造像一尊,其脚踏莲花,坐南朝北,面向长江,为镇江大佛。

观音造像通高13.5米,肩宽5.9米,胸厚5.2米。刻工精湛,线条流畅。

和一般镇江大佛临江危坐的姿态不同,这尊水月观音闲坐(懒坐)于莲花之上,左脚微抬轻踩荷叶,左手置于左膝上,右手自然下垂。观音神态慵懒安然,华贵中又透露着自在的神韵,给人娴静端庄、无拘无束的印象。

观音信仰,在大乘佛教和民间信仰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佛经中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水月观音便是其一。“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寓意佛法皆无实体。水月观音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并没有记载,目前学界认为它的产生与中唐画家周昉有关,认为他是画水月观音的第一人,因为其画作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在各地流传开来。晚唐、五代时期水月观音像已经出现在各地寺院的壁画中。北宋以后,影响日渐扩大,宋时人们对水月观音的崇拜已经深入民间。

石门大佛具体的建造时间及主持修建的人,因为史料缺失已经难以考证,只能根据水月观音在巴蜀地区的传播影响和少量史实,推测其建造于宋徽宗年间,可能由北宋张商英所凿。但从观音的神韵和穿着上观察,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其具有唐朝遗风。

观音面部慈眉善目,头部宝冠繁复,正中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全身披天衣绶带,贴金绘彩,胸饰璎珞,腹悬法轮。戴璎珞同时佩戴法轮,这样的搭配从未在其他水月观音造像(如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四川安岳石刻的标志——毗卢洞紫竹观音都只佩戴璎珞)中出现,这种超高的配置说明建造者在建造这尊水月观音时,就赋予了其未来佛的身份,这也是后世称其“石门大佛”,而非“石门菩萨”的主要原因。

观音右侧有摩崖题刻:“佛日增辉传万古,法轮常转永千秋。”据考证,为造佛时留下。

关于石门大佛的凿刻,石门民间一直流转着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对师徒来到石门,沿江而上,看中了石门地方两座石质优良的石岩,师傅决定修造千佛岩,命徒弟造大佛寺。徒弟领命后,夜以继日,不曾怠慢。过了一段时间,师傅的千尊佛已经凿刻完毕,于是写信问徒弟在另一边刻佛的进度,徒弟回信说:“还差一个脚趾头。”看完回信,师傅勃然大怒,误以为是徒弟贪玩,一个佛都没有刻成。他连夜赶到石门现场,才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徒弟——因为在他眼前的是一尊气势磅礴的临崖大佛,而他自己刻的一尊佛还不及这尊大佛的一个脚趾头呢!师傅看到了徒弟的诚心,于是帮助他一起完成了这尊大佛的凿刻。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冠上了“鲁班与其弟子”的名字,据说当地还有他们师徒的合葬墓“鲁班坟”。

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为据当地老年人的叙述,石门在以前的确还有一处千佛岩,只是后来在“文革”中被破坏殆尽。至于石门大佛为何身边再无一尊其他的摩崖造像,是当初建造者就只建造了这一尊,还是同样都毁于后世,我不得而知。

大佛佛底还留有一个半米高的通道,通道里有一口“甘泉井”,井口与寺内地面齐平,距香案外沿有一米左右,与寺内相连。据寺内工作人员介绍,泉水是大佛身后的石壁渗出的山泉汇聚而成,常年满而不溢,从不干涸。这其实是一处极具智慧的古代排水工程,目的是为了保护大佛不受岩隙水的侵蚀,但古代的工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还亟待研究——目前为佛寺一谜。

同时这口天然的泉水,还有“聚宝入盆”的用意,我在寺内待了许久,发现几乎所有来此参拜大佛的人,都要跪着进入通道,掬一口山泉尝尝。“卑躬屈膝”,也是放下身段,在宗教意识里是对于大佛的尊重。

佛脚旁边的是清同治八年留下“重修大佛寺碑”,碑文写到“七层楼阁荡云霞,十丈壁薄回日月。”

和所有的镇江大佛一样,修建石门大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镇江”。石门自古便是长江险滩,据说在修建了这尊大佛之后,水患便得以减少。表面上看这很封建迷信,但背后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其一,大佛起到了航标的作用,提醒往来船只避开险滩;其二,修建大佛产生的废弃石料都倾倒在了险滩之中,实际上填平了滩底。

告别大佛寺,往上走,在马路边的小山丘上,还有一座小小的上佛寺。上佛寺里也有几处洞窟,但里面的摩崖石刻已经全部被民间重涂,文物价值难以体现。

最后的最后

大佛寺里留下的摩崖题刻其实很少,但有几则内容很有意思。正殿左侧石壁上有摩崖题刻三则,其中一则为里人(邻居)刘绍宽游大佛寺时心血来潮的诗作:“古寺依岩立,秋江进佛清,七层楼阁影,三面雨风声;地僻游人少,山空落叶轻,僧门无佛事,依檐看船行。”通俗的字词间,可以知晓,早在清代,大佛就是这样闲坐在长江边上孤独的守望。我也许不应该责备,这里有奇景而无人赏识,这里有古代匠心而不为天下人所知,我应该庆幸,又过了一个世纪,大佛独享清闲。永恒如何不是孤独,但永恒成就了佛。我想,那些凿刻大佛的古代匠人也是孤独的,但他们的孤独又成就了永恒。

清同治年间修复大佛寺,对联大师钟云舫(重庆江津人,创作了“中国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被誉为“联圣”)应邀为大佛寺重修撰联,题下了《江津石门大佛寺观音联》,这对撰联充满了佛家的哲学,字字通明易懂,但又藏着无穷奥妙,我觉得用来结篇正好!

上联: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

下联: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基本信息:石门大佛寺,门票:20元。

综合推荐指数,4颗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