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丽质汇三江 人文古韵荟合川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7 18:01

  钓鱼城护国门。

  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二佛寺内的摩崖造像——禅宗六祖。

  天下灵秀龙多山。

  战时育才学校校址——古圣寺。

  卢作孚广场。

  合川马门溪龙。

  合川桃片。

  天生丽质的合川,未来之时心生向往,来了之后便想再来。畅游合川,总有一种让你怦然心动的美。

  合川之美,美在三江汇流。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汇于此,让合川成为少有的天赐之地、奇境之城。江畔的古街古巷,宛若活色生香的清明上河图;亲水的湿地公园,处处可感受江城风情。三江河畔,青山远黛,孤帆远影,尽可体味杜甫留下的“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的人生旷达。

  合川之美,美在人文荟萃。展开2300多年的历史画卷,巴文化、理学文化、龙舟文化、抗战文化在这里传承润化,理学鼻祖周敦颐、一代廉吏于成龙、川东蚕桑之父张森楷、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国船王卢作孚、少年英雄刘文学等名人志士,在这里积淀下厚重文化。

  美不胜收的合川,等你来钓鱼城聆听“独钓中原”的英勇悲壮,去涞滩古镇感悟禅宗文化的千古禅韵,往龙多山寻访“巴蜀分界、佛道名山”的遗存古迹,到三江之中体验滨水休闲的怡然惬意。

  天生丽质汇三江,人文古韵荟合川。多情三江水,好客合川人!合川就是用这样的颜值吸引你,用这样的文化感召你,用这样的热情等待你。

  沧桑岁月 一座历史之城的旷古回响

  ●钓鱼城——延续宋祚 独钓中原

  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里边有一场著名的襄阳之战,神雕大侠杨过抡起石头砸死了蒙军统帅蒙哥。实际上,这是张冠李戴了,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合川钓鱼城。

  700多年前的南宋末年,蒙哥兵临钓鱼城。这位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几乎征服了欧亚的蒙军统帅,却在钓鱼城遭遇军民顽强抗击,不能越雷池半步。1259年,蒙哥被炮风所伤而后身亡。蒙哥阵亡,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钓鱼城这个只有2.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钓鱼城军民浴血奋战,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历经了大小200余次战斗,顽强抵御了蒙、元大军。

  36年的坚守,成就了古今中外最著名的一场旷日持久的保卫战。钓鱼城之战,以“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而震惊了世界。

  最后,钓鱼城守将以不杀害城中一人为条件,开城降元,由此保全了守城军民的性命。

  渐行渐远的刀光剑影,早已淡没于三江长河。今天的钓鱼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也是同时拥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殊荣的名胜景区,同时正在全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位于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内的范家堰考古遗址还入选了“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涞滩镇——众志成城 千年禅韵

  融古镇、古庙、古佛于一体的涞滩镇依水而建。清乾隆年间,为抵御水患和匪患,乡贤张奇杰召集当时不到百户的乡民,经过多年的肩挑手扛,修建起一座坚固的瓮城。“同心合力,众志成城”的精神,也随着城门上“众志成城”的遒劲字迹,镌刻到涞滩人的心中。

  涞滩古镇曾修建过社仓,每家每户拿出一部分粮食储存起来,遭遇灾年随时可以开仓赈济,这个制度维持了数百年。在社仓的荫庇之下,古镇上没有一个人挨饿。1940年,在施剑翘发出的“一元献机”号召中,涞滩人率先响应,80岁的老人捐出了办寿宴的钱,新媳妇捐出了陪嫁的首饰……最终成为一场国人共同参与的爱国行动,一架架由普通民众捐款购买的战机飞赴战场。

  佛学之高,莫如禅宗。作为全国规模十分罕见的禅宗造像聚点,二佛寺成就了涞滩的千年禅韵。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传教,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有“历来禅宗不造像”之说。但古镇旁边依山建造的二佛寺下殿却出现了全国非常罕见的禅宗造像聚点。42龛、1700余尊造像气势恢宏,技艺精湛,成为中国宋代晚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禅宗文化悠远的涞滩古镇成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二佛寺也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徜徉在涞滩古镇,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小青瓦房高低错落,尺度宜人的青石板街巷古朴典雅。流连街巷之中,品味一出折子戏、一杯老荫茶、一碗米酒、一碗豆花……时光还在,故事依然。

  ●龙多山——巴蜀分界 佛道名山

  龙多山峰峦起伏,宛若龙蟠,因此得名,素有“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龙多天下灵”之美誉。

  龙多山是古代巴国、蜀国的争夺地和分界线,相传巴国和蜀国为了争夺龙多山,连连发动征战。突然在某天的大雾中,一声山崩地裂巨响,山顶的一块巨石猛然分裂,分裂处笔直坚硬,仿佛是牵绳刀切而成。巴蜀两国认为是天神欲使两国割地而治,双方各自退兵,结束了常年战乱的局面,从此以巨石作为巴蜀分界线。

  虽然是兵家必争之地,龙多山却诞生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象,佛道两教在山上和谐共存了上千年,素称“西朝峨眉,东朝龙多”。相传女皇武则天称帝时“钦敕”山僧在山上建放生池。现在山上有佛教的龙佛寺和道教的太清宫、三清宫及牛王殿等宗教场所。同时山上的寺观古寨、摩崖造像、石刻题记、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济济人杰 一座人文之城的精神传承

  ●养心亭前——写下《爱莲说》的理学鼻祖周敦颐

  站在合川南城嘉陵江滨江路上眺望对岸,就能见到林木葱茏的小山顶上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楼阁,这就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命名的养心亭。

  说起周敦颐,大家都会想起他那篇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千古名作《爱莲说》:“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但你也许不知道,周敦颐写下《爱莲说》的地方就在合川。

  1056年,40岁的周敦颐被皇帝御笔钦点任命为合州(现合川)通判。周敦颐在合州任职四年多,治绩卓著,尤其重视教育与文化。他为兴办州学,登门拜访当地乡绅捐资办学,后来乡绅出资在山顶修筑了一座讲学传文的八角亭,本想请周敦颐题写“八角亭”三字为匾额,周敦颐却挥毫手书了“养心亭”三字,写毕意味深长地解释:“人,贵在养心也。”后来他还写了一篇《养心亭记》,刻于亭内。

  周敦颐离任后,合州人建起了生祠来纪念他。合川至今还有不少纪念周敦颐的建筑物,比如“爱莲巷”“濂溪祠” “书院街”“书院路”等,这些地方也成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廉政教育的好去处。

  ●古圣寺中——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大家陶行知

  古圣寺是嘉陵江边合川草街凤凰山下的一座明代古寺庙。这座古寺是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连在一起的。

  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来,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走进乡野。1937年7月,陶行知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在合川草街这个山窝里办起了战时育才学校,创造性地在平民中间推行教育试验,志在改造国家文化落后的局面。

  彼时的育才学校,以古圣寺的大殿作教室,厢房做寝室和食堂。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战时难童、烈士后代和附近的农家子弟。学校由陶行知亲任校长,开设有文学、音乐、绘画、社学、自然、舞蹈、戏剧等学科。学校邀请了剪伯赞、贺绿汀、郭沫若、戴爱莲、吴晓邦、姚雪垠等文化大家任教,还邀请夏衍、田汉、阳翰笙、徐迟、艾芜、刘白羽、沙汀等知名人士讲座。在这里,陶行知践行着他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育才学校也由此成为他的一个伟大杰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对崇高师德的独特概括,成为奉献者的座右铭。如今,古圣寺旁建立了陶行知纪念馆,无数人走进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他的爱国之心和育才之情。曾经的古寺,曾经的记忆和故事,仍在泽及后人。

  ●芭蕉院里——走出创造“东方敦刻尔克”奇迹的中国船王卢作孚

  合川合阳城街道黑龙池文华街61号,是一条狭窄而幽深的小巷。穿过这条小巷,就来到一个藏在高楼背后的老院。合川人称这个老院为芭蕉院,是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的故居。

  卢作孚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办者,素以“中国船王”名世。但他更为后人景仰的,是其伟大的爱国精神。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三大领域,他都倾其毕生所有,不懈探索,被誉为“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个人享受追求的现代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1925年,32岁的卢作孚在家乡合川筹办民生公司,短短几年后就完成了长江上游的航运界整合,开始了实业报国的征途。

  抗战时期,身处大后方的民生公司积极参战,护送大量川军奔赴抗战一线。同时他率领民生公司冒着日军的轰炸,参与了气壮山河的被誉为“东方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挽救了中国工业、兵工业的命脉,被毛主席誉为“中国实业界不能忘记的四个实业家”之一。

  为了缅怀和传承卢作孚的爱国精神,合川当地建起了卢作孚故居、卢作孚广场、卢作孚中学等场所,让卢作孚的精神一代代发扬光大。

  地道风物 一座韵味之城的物华天宝

  ●合川马门溪龙——动物王国中的巨人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今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古楼山上发现一条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合川马门溪龙”是生活在1.45 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一种蜥脚类恐龙,是古今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动物,被称为“动物王国中的巨人”。

  马门溪龙化石保存得非常好,仅化石就装了40箱。马门溪龙的身体长22米、高3.5米,头颈抬起来可达11米高,估计活着时体重有三四十吨,仿佛是一座大吊车。如此巨大而完整的化石,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它不仅是亚洲体型最大的恐龙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之一。

  “合川马门溪龙”出土后,震惊了考古界与学术界,著名文学家、考古专家郭沫若专门题写了“合川马门溪龙”名称。2017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恐龙》特种邮票,其中邮票小型张中的恐龙图案,就展示了“合川马门溪龙”形象。

  ●合川桃片——荣获巴拿马博展会金奖的巴渝特产

  1917年的巴拿马博展会上,一种来自中国的小吃,凭借精巧的外观和独特的风味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一举夺得展会金质奖章。它便是被誉为“世界第一桃片”的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合川“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甜桃片。合川桃片用上等糯米、核桃仁、白砂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合川桃片有绿豆薄荷桃片、营养八珍桃片、精制椒盐桃片等多种系列,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

  如今,合川桃片已成为重庆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合川肉片——曾是宋军干粮的非遗美食

  经过不断改良提升,合川肉片成为正宗川菜里仅有的两道用地名命名的名菜之一。合川肉片采用去皮猪腿肉切片,裹全清蛋豆粉,下油锅中两面煎黄后,再加调料烹制而成,外酥内嫩,鲜香可口。

  合川肉片始于南宋,有近800年历史,是重庆市级非遗。相传南宋淳?三年,合州知州考察民情,到钓鱼城护国门下一家小食店吃饭,小店徒弟炒鱼香肉片,将过多的豆粉鸡蛋拌肉下锅,由于操作不熟练,肉片由炒变煎烙,色泽金黄,他忙中出错,将花椒油当醋倒入锅内,不料这道菜竟得到了知州的好评。

  相传合川肉片后来成为宋军守城的军粮,一方面是因为其含水分十分低,有利于军需储存保藏;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便于携带、随时可食用,因此成为守城军民的应急粮食。

  本版文图由合川区委宣传部提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