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匠心绘制乡村新图景 全力推动振兴新实践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8 19:56

晨雾中的“盐井人家” 摄/陈彤

  青山叠翠,溪流清澈;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间村野,富民增金……7月,走进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乡村新风迎面而来。村民说,金龙村一直在变,变得文明、和谐、大气、秀美。

  打好乡村振兴第一战,金龙村是南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作为全市4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南川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立足山水自然、乡村田园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保持特色风貌和自然本底,让山水、田园、乡村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正全力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以高品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的乡村振兴之路,努力在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

  如今在南川,一场转变“气质”,既增“颜值”又添“价值”的美丽实践,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缓缓铺开。

  观念变了 以行动美转变环境美

  每天早上起床后,大观镇金龙村村民王道纯料理完家务事,总会习惯性地拿起扫帚清扫庭院,用垃圾桶装好垃圾,就直奔附近的垃圾点倒掉。“打扫庭院习惯了,邻居家的门前都很干净,有人还主动将道路边的垃圾清扫,村里环境变美了,我们再不保持就太说不过去了。”曾是村里清洁卫生最差一户的王道纯一家,如今变得勤快了,不良的卫生习惯也改掉了。指着社里的光荣榜,他满是骄傲:“现在我可长期是社里的最清洁户!”

  从最不洁净到洁净之家,南川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广大群众也转变了观念,提升了素质。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农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也是农民。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农民群众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过去的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南川在组织群众上下足功夫,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采取多种措施,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使得环境整治工作事半功倍。

  在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南川区按照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总体要求,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减量和集中处理。村民们先将垃圾分门别类投放进垃圾桶里,再将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奖励回收,易腐垃圾堆肥返田,其他垃圾集中处理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在推进旧房改造中,南川区创新实施“财政支出+群众出力”“群众出材料+政府出人力”等模式,让村民既是受益人,也是主导者。

  除此之外,该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居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创新实施文明实践积分制度,持续开展洁净家园、乡贤议事、知礼明德、志愿服务、家风传承、文明旅游“六大行动”,采取“道德讲堂”“梦想课堂”“坝坝讲坛”等形式,推动文明乡风融入百姓生活,促进农村居民向市民转变。

  如今,“脏、乱、差”的农村彻底变了脸,已经逐渐被“美、洁、净”所代替,改出了村民的新生活,树立了文明新风,也改出了好环境。

  环境美了 从一处美实现处处美

  好环境是什么?

  “一条条通村公路两旁绿树连片,一户户幽静雅致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整齐的房屋、平坦的道路、满目的花草,处处洋溢着净与美。”说起理想中的美丽家乡,石溪镇盐井村村民陈秀明头头是道,指着村里的变化,他的理想也正成为现实。在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下,这个曾经脏乱的村庄,已完成了“颜值”逆袭,成为备受追捧的诗意乐园和“打卡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从“脏乱”村庄到“打卡地”,盐井村的变化在南川不是孤例。

  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被确定为全市6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区县之一以来,南川秉承“乡村即景区”理念,实施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规划示范上出新,在环境整治上求美,在长效机制上破题,着力构建“天蓝、水清、景美”的农村人居环境,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村向镇拓展,并在整治过程中,不毁田园建公园,给大自然“种绿”,为好生态“留白”,构建了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水墨乡村格局。

  其中,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难题,南川区针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镇村实际,完成了31个镇乡规划及184个村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编制63个村规划,形成73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成果,统筹规划一体打造;为解决“规划无特色”难题,基于区位、交通、生态、民俗等特征,科学划定生态、生活、建设空间,南川合理布局村级建设用地,有效引导村民聚集点、乡村旅游服务点、康养体验点等选址;为解决“示范难复制”难题,在人口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乡镇,南川率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清”“五改”“三规范”示范创建,形成可借鉴、能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做法。

  提升村庄“颜值”,留住浓浓的美丽乡愁,如今的南川乡村环境整体一盘棋,村村有特色,户户有变化,正从一处美变成处处美。

  生活富了 从眼前美迈向立体美

  “出门见花,抬头见绿,环境美起来,厕所卫生了、道路硬化了、路灯更亮了、饮水也安全,生活大改变。”三泉镇窑湾村村民黄忠贤提起现在的生活感叹不已,“条件是越来越好了,相信明天还会更好……”

  窑湾村在南川东南部,青山环绕,与金佛山、睡佛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咫尺之遥,环境整治后的小山村更加清爽、祥和。该村负责人说,要是夏天来,村里全是丰收的果树特别好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里正研究借着整治的东风,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富起来。

  环境优美了、农村颜值高了、生活方便了,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休闲农业等等,就有了先决条件,农村才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要美丽也要富裕,南川以环境为基,产业为魂,正让环境“眼前美”迈向生活“立体美”。

  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川坚持将生态宜居与产业富民相结合,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让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生态优良与生活富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都市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正切实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出更多的金山银山。

  据了解,在重点发展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和南川米“3+1”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南川全区各乡镇结合自身产业优势,正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坚持“一乡一产业”“一乡一特色”。目前全区一半以上乡镇已建立起主题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基本形成以大观生态农业园区为核心,一主多辅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在产业带动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16079元。

  ……

  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南川聚焦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在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正书写一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答卷。

  数据看成绩>>>

  环境整治

  2019年,整合各类资金2.23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79户、旧房整治提升4000户。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98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1.09%。

  创新实施“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184个行政村实现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全覆盖。

  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400万元,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

  在全市率先实行“一河一策”治理,建立“五长治水”模式,设立区、镇、村三级河长617名。技改提升3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农村污水管网45公里,有效提升污水收处能力。

  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全区休闲农业全域开花,更多农民吃上“旅游饭”,全区农家乐数量超过500家,总床位2万余张,全区休闲农业从业人数近5万人次,关联产业从业人数达到7万人以上。2019年,全区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6%。

  基础夯实

  完善“路网”,建成“四好农村路”700公里、入户便道139公里,全区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到100%。

  完善“电网”,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75个行政村电网改造升级。

  完善“水网”,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方案,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农村居民入户通水率达100%。

  实施村庄亮化工程,重点完善农村集中居住区、村内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公共照明设施,逐步扩大亮化工程覆盖面,建设公共照明设施4000盏。

  南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233”模式>>>

  “1”即树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认知。

  “2”即以“五沿带动、全域整治”为抓手。

  “3”即将“三清一改”作为具体方式,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沟渠塘堰、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3”即三项机制保障,以区领导带头督办,乡镇具体实施实现推动保障;以全面整合多元资金投入实现资金保障;以镇街一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实现长效保障。

  张亚飞 龙搏 杨敏


(责编:陈易、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