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永川区朱沱镇卫生院血透室建成投用,周边100余名肾功能衰竭患者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做血液透析了。
朱沱镇位于永川最南端,是距离永川城区最远的镇。过去,当地患者梁华(化名)一周3次到城里血透,不但往返车费贵,身体也承受不起。他和许多病友反映,希望在乡镇增设血液净化项目。梁华没想到,诉求很快变成了现实。
“真情实意回应群众期盼,尽心竭力办好民生实事。”11月26日,永川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章智介绍,今年以来,永川区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能力,聚焦重点民生项目清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让群众居住舒心、医疗顺心、休闲开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天使在身边”护佑健康
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倾听患者心声,化解群众困难,让血透室“下乡”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今年4月30日,永川区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队与重庆文理学院志愿者服务队联合成立永川区“天使在身边”——“健康之翼”志愿者服务队。半年多来,志愿服务队围绕疫情防控、疫苗接种、送医上门、送药到家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场次、惠及6000余人次。
据介绍,按照“就地、就近、就便”的网格化模式,永川区卫生健康委招募了以党员骨干为核心的志愿者2000余人,构建区级医院、镇街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为一体的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广大志愿者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实实在在地增进百万永川人民的健康福祉。
红丽(化名)的妈妈和姐姐严重智力残疾,爸爸年过六旬没有工作。因为长期缺乏关爱,红丽被认为“智力低下”。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对红丽全面系统评估为轻度智力障碍,并为其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和课程。
“我不是笨小孩了!”一年半的治疗,永川区妇幼保健院的薛勤老师对红丽进行精心的康复训练,同时教她乘公交、刷牙、洗澡等生活知识。现在,红丽已正常融入社会生活,走进了普通学校的课堂。她说,“薛老师就是我的天使,带来生活的阳光。”
为折翼天使实现康复梦想,永川区妇幼保健院还开展“慢飞天使”志愿活动,免费捐出100张面值500元的爱心卡用于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七彩梦”免费康复训练项目残疾儿童超出国家政策补助范围部分直接补贴。
用大数据为“天使志愿服务”赋能助力,是永川为民办实事的特色。通过拓展深化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筑起智慧医院阵地、设置健康小屋终端,线上线下融合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实现了看病就医的便捷高效。群众网络问诊后拿到电子药方,药品直接快递到家;通过“云医疗”服务平台进行网络复诊,与医生实时交流病情,在镇卫生院也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天使在身边”智慧医疗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家门口建起医保服务站
在永川,同样“下乡”的还有医保服务站。据介绍,永川区医疗保障局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后,积极探索“固定+流动”模式,多点结合探索推进医保服务站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规范服务管理规则,创新经办服务方式。”永川区医疗保障局负责人介绍,医保服务站由医疗保障局和医院共建共管、合署办公,实行站长负责制;以信息化、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建设,实现办公场所、设备设施、信息网络、工作人员“四到位”,推行医保服务、监督关口、信息收集、事中干预、矛盾化解“五个前移”。该负责人表示,“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开启医保经办‘掌上办’。”
此外,永川区医疗保障局还紧扣服务、情报、前哨三项功能定位,梳理服务清单,将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前延在驻站医院现场办理;设置政策知晓类、业务办理程序类、政策评价类等调查问卷,强化医保政策宣传,反馈政策制定;注重“医院、医保、患者”三方沟通联系,将监督关口前移,做深做实服务监管。
今年8月,全市首家村级医保服务站在五间镇新建、景圣村投入使用,村民不出村即可办理有关医保业务。截至目前,永川区已建成“固定”医保服务站2个、“流动”医保服务站18个、镇街医保服务站1个、村社医保服务站1个。
“医保服务站建在家门口,办参保手续当然方便。”过去,73岁的代大超办理医保手续要到永川区医疗保障局,一个来回就要大半天时间。10月21日,老人到五间镇新建、景圣村医保服务站,一袋烟的工夫就办好了医保手续。他连连称赞,“这事真是办到我们心窝子了!”
聚焦群众办事需求,让群众“少跑路、少等待”。今年以来,永川区医疗保障局积极推进重点办实事项目清单落地,做深做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受到办事群众的欢迎。
今年,永川区联合毗邻的江津区、四川省泸州市,深化川渝合作,对医保转移经办流程再次进行优化,“泸永江”医保关系转移实现一日办结,比原来缩短办理时间10个工作日以上,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步工作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永川老城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共有老旧小区600个,居住群众20万人。
“老旧小区改造要紧扣群众生产生活、方便群众生活出行。”永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川在全市较早编制了《2021-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出台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制定“规范、补齐、完善、管理、传承”的“五步工作法”,规范高效推进项目实施。
三河汇碧片区是永川老城核心区,既是永川古“昌州八景”之首,又是永川城市诞生的发源地,极具历史人文价值。但近年来,该片区公共环境杂乱,基础设施缺失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拆迁房屋240户,修缮加固415户。今年1月,三河汇碧片区城市有机更新和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竣工后,又引入重庆百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造永川区首个“体验式文创街区”和城市会客厅,传承永川文化。
生活环境变美了、功能配套齐全了,三河汇碧片区从典型的“脏、乱、差”蝶变成特色文创街区,成为永川及渝西片区,甚至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该项目还入选全国优秀示范项目。
“既体现‘完整社区’理念实施成片改造,又要对城市痛点进行‘微创手术’。”永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区住房城乡建委会同辖区街道办事处开展拉网式排查,召开座谈会10余次,实地踏勘150余处城市痛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7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整治城市痛点工作上升为区级重点民生实事。”
为此,永川制定了《永川区城市痛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完善设施、安全排危、环境提升、文化传承4个方面15个子项的整治内容;并成立工作专班,整合发改、财政、住建、城管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项目实施,用3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250余处痛点整治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实,实惠于民。永川区在改造老旧小区时,同时修建地下停车库,增加小区片区收益;调整商业经营业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增加居民收益和公共收益;引入社会资本完善快递柜、充电桩等服务设施,增加小区造血功能,强化小区可持续性管理。
今年,永川区计划投入资金3.04亿元,改造4个示范片共241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1.67万户,重点打造1个“完整社区”、1条特色商业街、1个社区公园。目前,各个项目进展顺利。
“绣花”功夫绣出宜居永川
过去,永川区胜利路街道的民富小区是个“三无”小区,几盏巴壁灯,有的年久失修不亮,有的亮度又不足。一到晚上,小区四周漆黑一片。
“群众有诉求,我们要行动。”永川区城市管理局市政设施服务所党支部书记邱彬回忆,今年3月搜集群众意见后,随即实地查勘、设计方案,很快安装了8组6米高的LED路灯。他说,“路灯既照亮了小区,更亮堂了群众的心。”
民富小区的变化只是永川城市精细管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永川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理念,从一个个“小切口”入手,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努力让永川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
城市之美,美在“颜值”。永川区大力实施“增花添色”行动,在主要道路布置时令鲜花约280万盆,实施山地公园和步道彩化12.9万余平方米,完成坡坎崖治理项目11个,启动7条城市绿道示范建设,统筹推进望城公园(三期)、探花湿地公园等的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多彩棠城;实施“道路平整”工程,维修车行道、人行道,完成城区30多处易涝点整治,更换水篦子300多套,保障市民“脚下安全”;持续推进公厕“提质增量”工程,投资1123万元新改建公厕9座,厕所品质提升50座,深化“4+2”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项目,建立“桶边”指导员制度,城区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同时路灯新改建工作,有效清除了城市照明盲区,惠及市民人数逾20万人。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智慧更美好。”永川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全力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和应用,织密城市管理“智慧管网”,全天候捕捉城市管理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数字化管理无死角,处置率提高到96%。”
据了解,永川区还建成1856个智慧停车位,安装了130个智慧综合服务公交站,实现了科技引领智慧出行;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打造“服务公社”和“指尖上的城管”等信息平台,实现城市管理问题投诉、城市管理公众活动、公厕引导、停车诱导、网上游园、意见建议、志愿者等定制化特色服务。
(贺娜 费睿)
(责编:王子锋、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