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皆民生”。当下全国各地都在着力推进的殡葬改革,看似只是民政系统的专项社会事务工作,背后却是一项涉及每个老百姓家庭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更是一次触及历史文化、社会治理等多层面、深层次的深刻变革。
对此,泰兴市民政局局长唐晓伟有着深刻认识:“殡葬改革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综合考验。殡葬改革既要尊重历史,用人性化的创新手段治乱改散;又要立足当下,用多元化的务实措施完善设施;还要着眼未来,用规范化的监管机制常态管理。殡葬改革的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可持续,关键在于是否得民心、惠民生!”
近年来,泰兴市民政部门大胆创新、稳步推进殡葬改革,用人性化的创新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清理乱埋乱葬坟墓20余万个;用多元化的务实措施解决安葬设施供给,并推动公墓提档升级改造、积极探索生态葬建设;用规范化的跟踪机制保障未来的可持续监管,掐灭私改、扩建乱象之根,叩开了殡葬改革“历史、当下、未来”的“三重门”。
人性化“清旧账”
清理乱埋乱葬坟墓
20余万个
郁郁葱葱的植被、茁壮挺拔的香樟、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在泰兴市黄桥镇翁庄村公益性墓地旁,有一片静谧的小树林,漫步其中,宁静肃穆之感扑面而来,树木掩映间,小小的黑色石碑若隐若现。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块块墓碑耸立的老坟场。”回忆起小树林曾经的模样,黄桥镇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李文学有些感慨,当年为了整治遗留下来的散坟,村干部、中心户长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甚至带头做表率,“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2019年,泰州全力推进“三沿六区”散坟整治工作,要求以“迁平结合”的方式整治周边涉及铁路、主干路、河道两侧、城镇及其规划区、水源、风景、文物、农田等保护区的散坟,骨灰就近迁入农村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集中安葬,无主坟或难以迁移、有碍观瞻的坟墓,实行“一去一降一补”,即去坟头、降墓碑、补绿化。
“在市‘三沿六区’整治工作推行前,我们已经着手开展这项工作了。”泰兴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钱振兴告诉记者,在老坟场整治中,他们提出去掉坟头、拆除硬化构筑物后对坟墓实行就地深埋,并将超过1米以上的高墓碑降到35CM以下,或将墓碑平铺达到与地面平齐的效果。“最初在宣堡镇探索出了平整深埋改卧碑的方法,该镇银杏村统一在墓碑深埋后,由村里定制20CM、30CM黑色大理石描金石碑平铺在坟墓原址上,方便群众凭吊亲人,这一做法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认可,后来在全市各乡镇进行了推广。”
“散坟整治实际上解决的是殡葬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泰兴市民政局副局长季亚飞说,“土葬”在我国传承千年,这种传统思想早已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加之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加快,不少村民的承包土地被大量征用,导致乱埋乱葬事件时有发生。“其实,泰兴殡葬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2014年我们就开始启动公益性墓地建设,并大力开展散坟整治工作,让殡葬改革迈入新阶段。”
近年来,泰兴各乡镇在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依托村民自治,结合农村环境专项整治、新风行动等,扎实推进散坟整治工作。数据显示,近3年,泰兴共清理、搬迁、改造坟墓碑20多万个,改造老坟场240多处,平坟还田近80万平方米,全市有10个乡镇115个村通过“平整深埋改卧碑”的方法改造散坟近3万座。在乱埋乱葬清理的同时,针对违规建设的殡葬设施,如超标准的豪华墓等,泰兴市加大整治力度,在摸清违建设施底数的基础上,近两年共开展部门联合督查30余次,有关镇村每周、每月、每季度上报整改进度,对账销号,累计整治违规公墓内土坟和超大墓穴近5000座。
多元化“保供给”
由传统公墓向
生态葬转变
走过泰兴市延令街道蔡巷公墓,大片的草坪与花坛点缀在道路一侧,秋风一吹,片片落叶随风而起,远远望去仿佛一座秋日公园。
“这是我们的一处生态公益性墓地,制止乱埋乱葬后,若立刻推行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葬,大部分群众可能接受不了,多方权衡下,我们借鉴了公园式设计和建造理念,兴建了群众更易接受的草坪生态公墓。”钱振兴向记者解释道。
钱振兴认为,殡葬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能一堵了之,关键在于完善殡葬设施,保障供给,并结合实际,探索节地生态葬式以应对殡葬用地难等问题,当然,各项服务要跟上,才能增强社会认可度、政府公信力,提升行业形象。
为此,他们秉承“堵疏结合”的工作思路,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182座,提供墓穴5万多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全市127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免收墓葬费,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同时,建成骨灰存放室20个,增加骨灰寄存格位20000余个,并在加强公益性墓地、骨灰存放处建设的同时,积极倡导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葬。
记者了解到,去年,泰兴还对39个公益性墓地进行提档升级。如今,各个公益性墓地,公厕、焚烧炉、监控、路灯等一应俱全,内外部道路及环境都进行了修整,全市各镇级公墓辅助用房均配备了骨灰存放架,合计配置近10000个格位。去年,虹桥镇投入440万元,建成8间3层镇级骨灰存放楼,配备存放格位7050个,可满足该镇近15年的寄存需求。
为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今年,泰兴还在元竹镇、曲霞镇两处镇级公墓试点开展生态葬,通过建设草坪葬、花坛葬、树葬以及骨灰堂,联合打造地下、室内的安葬空间,建成集传统墓穴、生态墓穴、骨灰存放为一体的立体式安葬示范区。
目前,两处镇级公墓的建设工作已接近尾声,钱振兴向记者展示了曲霞镇建成的树葬安置点,“3平米的树葬范围可以放下15个骨灰盒,其实,生态葬的建成,不仅节约了土地,美化了环境,更打造了多样化的安葬模式,让骨灰去处有了更多选择。”
规范化“抓监管”
“刚柔并济”
掐灭私改、扩建乱象之根
殡葬改革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存在易反复的问题,如何巩固殡葬改革工作已取得的成效?泰兴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我们首先在市级层面成立了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统筹推进殡葬改革工作,随后各乡镇(街道)组建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站、所、室等参加的殡改工作领导班子;最后,村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形成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分片包村、村干部包组到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季亚飞告诉记者,部分乡镇甚至组织团队,日夜坚守各村组,将服务丧户与跟踪监督有机结合。“村干部、中心户长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了解,因此谁家有丧事,他们会第一时间为丧户送上花圈,并全过程参与治丧活动,督促、引导丧户将新增骨灰送至公益性公墓安葬。”
此外,公墓管理员也会全程参与安葬流程,安葬过程中尽可能尊重习俗,给丧户提供便捷服务。安葬结束后,公墓管理人员将规范台账记载,每月按实报送公墓安葬数据,严格防范公墓中新增的改、扩建墓穴现象,一旦发现立即整改。
有了刚性方法,还要柔性劝导。近年来,泰兴注重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积极推广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并推行网络祭祀,在20多座公墓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仅今年就免费提供鲜花近10万枝。清明节、中元节期间,还专项整治不文明祭祀陋习。
“通过一刚一柔两种机制,让监督没有死角。”季亚飞说,如今泰兴主干道两旁已看不到散坟,公墓也渐渐被村民所接受,成为逝者家属追思亲人、寄托哀思的地方。“殡葬改革所做的、能做的就是真正让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