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江津区白沙镇这片红色热土上,灵车接运活跃着这样一群老党员。作为离退休党总支成员,这群银发“战士”不改初心,持续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演绎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动人篇章。近年来,党总支先后获评江津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离退休党组织,夕阳红正能量工作室更获重庆市“五老”工作室称号,成为新时代离退休党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抓班子强队伍 退休不停学
2018年的深秋,守灵治丧在老党员们热切的目光中,经上级党组织批复同意,白沙镇离退休党总支成立。它如同一粒种子,在白沙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汇聚起来自镇机关及事业单位的3个支部的离退休老党员,他们中有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还有老模范,共同织就一幅“五老”同心的画卷。
唐大学,灵堂租用这位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的党总支书记,亲历了党总支从筹备、成立到发展的每一步。面对平均年龄高达70岁、身体条件各异且居住分散的队伍,他坚定地喊出“抓班子强队伍”的响亮口号,强调退休不是懈怠的借口,而是与党心连心的新征程。
经验丰富的党总支支委率先垂范,抓实理论武装,带头领学促学。每遇重大学习任务,召开支委扩大会,鲜花灵堂布置3位支部书记作为党总支紧密联系党员的纽带,第一时间跟进学习。
党总支的政治理论学习“党味”浓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为灵魂的滋养、精神的食粮,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
2023年,党总支抓实“第一议题”制度,启动“三学”联动模式——支部集中学、专题深入学、个人自主学,确保每位党员,无论身在何处,遗体告别仪式都能及时吸收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漆守贵副书记,身兼第三支部书记,成为横跨城乡的桥梁,即便远在重庆主城区,也坚持让“第一议题”的学习之花在第三支部绽放,他说:“距离虽远,学习之心不可远。”
面对挑战,党总支更显团结与坚韧。纪检委员秦文德病休期间,司法鉴定第一支部书记杜大惠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她不仅传递着区委老干部局提炼的“八不准”的纪律红线,还利用重庆市委老干部局的官方微信“红岩青松”组织老党员日常在线学习,让党纪学习教育跨越时空限制,深入每位老党员的心中,让纪律之树常青。
这一系列举措,如同春雨润物,让党总支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老党员们纷纷感慨,丧葬用品销售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为他们指明了方向,赋予了前行的力量。
建立正能量工作室 退休不减担当
2021年,区委老干部局携手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精心绘制了一幅蓝图,在四个条件成熟的镇(街道)先行先试,探索打造老干部正能量活动阵地,让老干部的正能量如同点点微光播种希望,白沙镇的夕阳红正能量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区委老干部局的总体部署,遗体火化白沙镇成立夕阳红正能量工作室领导小组,镇党委组织委员任组长,离退休党总支书记任副组长。
唐大学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说:“没有多大的困难,要组织好老同志办好事,就要多动点脑壳。”
党总支将目光投向白沙镇的四大核心领域——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与关心下一代。他们深知,老党员、老干部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政治智慧、丰富经验和威望优势,告别仪式是助推发展的强大动力。党总支广发“英雄帖”,号召全镇老党员积极参与。四支服务队应运而生。
在基层治理的战场上,张兴金这位曾担任过镇政法书记的老将,担任基层治理服务队队长,成了邻里间的“和事佬”。他用情理法交融的沟通协调艺术,为商户和居民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今年5月,白沙镇步行街小区因花坛漏水引发风波,商户要移植花坛重做防水,人生追悼会等。较为完善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居民要商户保证花不死。“老街坊们,假使你们能保证花坛不渗水,那么商户就能承诺花不死。嘞个哪能保证嘛,要讲道理!若移植花坛你们受了损,我负责协调商户赔偿。”张兴金一番话,既顾全商户防水需求,又保护居民花卉,巧妙化解矛盾,社区恢复和谐。
而在文旅融合的广阔舞台上,文旅融合服务队队长刁福久,凭借在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影视文化的深厚了解,成功引进两家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滩盘社区的丝绸厂废弃多年,被改造为影视基地的一部分,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游客纷至沓来,民宿、餐饮、影视服务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居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
谈及招商引资成功经验,刁福久谦虚地说:“镇党委、党总支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安排临退休、离退休党员协助我‘团战’,促进文旅融合项目落地。”
夕阳红正能量工作室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唐大学带领的志愿服务队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举办了一场又一场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宣讲交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手拉小手”的深情厚谊。老党员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激励着年轻一代成长成才,让党的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谈起志愿服务,老党员、老干部都笑着说:“每天忙来忙去,脚板就算打起血泡,还是乐趣多,还是很有意义!”
如今,夕阳红正能量工作室已如雨后春笋般在白沙镇的24个村(社区)茁壮成长,成为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弘扬正能量的阵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曹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老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真谛,他们不仅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智囊和引路人。”
下沉红色驿站 退休不褪色
在东华街朝天咀社区,每月15日、30日前后,总有一场特别的聚会——红色驿站群众服务接待日,它像是一场温暖的约定,将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离退休老党员与群众紧紧相连。这里,是白沙镇24个村(社区)73个红色驿站的一个缩影,见证着群众服务的深度与温度。
2023年的金秋,白沙镇启动红色驿站建设。今年,这一创新举措再升级,在原有“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的基础上,离退休党组织成为网格治理的新生力量。24位精神矍铄的老党员,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担任各村(社区)红色驿站的名誉站长,下沉至网格。秦贵彬和肖家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秦贵彬,一位纪检监察战线的老将,退休后选择了另一条服务群众的道路。他深知,作为红色驿站的名誉站长,自己不仅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更是民意的传声筒。一天,老秦漫步在历史悠久的朝天咀码头,周围有民众不解地问他:“风雨廊桥这么好的休闲场所,咋封起来不让人耍了,要不得。”他立马找到社区书记了解情况,并迅速向大家反馈,政府暂时封闭风雨廊桥,是为给它加防护栏,保障大家的安全。不久,加固后的风雨廊桥再次成为百姓心中的温馨之地。
而肖家荣,一位退休的农业专家,则将红色驿站视为服务乡村的新舞台。在黑石山村,他化身为科技兴农的老专家,从柑橘品种的升级到花椒土壤的改良,每一项工作都倾注心血与汗水。他开心地说:“我的退休生活可充实了。”今年6月21日早7时,肖家荣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来电人是黑石山村党委书记,诉说高粱地病了可咋办。面对突如其来的高粱炭疽病危机,他挺身而出,冒雨勘查,迅速制定应急方案,用科技的力量守护了乡亲们的“金饭碗”。
自红色驿站成立以来,这些老党员们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群众的心田。他们直接服务群众超千人次,化解矛盾纠纷五百余件,解决了无数急难愁盼的问题。镇党委书记曹均平对此赞不绝口:“老同志们是助力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他们让民呼我应成为常态,让问题在最小单元得到解决,让便民服务跑出加速度。”(本报记者 朱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