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救助通”试点綦江:通过申请救助事项7000余件 累计帮扶困难群众13.5万人次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6 06:46

华龙网讯(王紫)“这么简单吗,通过手机就可以申请民事救助了?”家住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綦齿社区的肾衰竭患者蒋先生不可置信。在綦齿社区中心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蒋先生通过小程序“重庆救助通”申请民事救助办理救助补贴。“开通之后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补贴,信息也一目了然,往后方便多了。”了解详情后,蒋先生和老伴频频叫好。

綦齿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指导社区居民开通“重庆救助通”。王紫 摄

什么是“重庆救助通”?即是为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救助而研发的移动端口,綦江区作为重庆市第二批“重庆救助通”推广运用试点区县之一,是如何通过“一端”实现关爱服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呢?

建立三级救助服务体系 让救助更高效

家住綦江区通惠街道新街子社区的居民娄先生本是服装买卖经营者,去年因为经营不善店铺倒闭,他的妻子是肢体二级残疾,又患风湿病目前呈瘫痪状态,生活起居都需要娄先生照顾,加上小孩读书,一家人生活陷入窘境。

2023年以来,民政部开展的“救助通”试点在重庆落地开花,“重庆救助通”实现41个区县全覆盖。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綦江区民政局建立三级救助服务体系,即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站,共计400余个,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救助网络。

“太高效了,用救助通,我都没跑路,很快就把低保办下来了。”2023年7月,娄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而知晓“重庆救助通”,随即咨询社区,在社区帮助下通过“重庆救助通”申请了低保,该街道收到申请信息后,立即组织社区人员入户调查,并按程序将一家三口纳入低保保障,解决了娄先生一家目前最大的困难。

勾勒困难群众精准画像 让救助更聚焦

39岁的钟女士,听力一级残疾并患有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平时由年迈父母照顾,理发、洗澡等基础生活对这个家庭来说非常不容易。

如何聚焦此类困难群众真正的“痛点”?綦江区民政局借助“重庆救助通”创新探索,勾勒困难群众精准画像,推进建立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为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提供平台支撑。

“钟妹儿,我们来给你理发了哟!”社工大姐比划手势,让无法言语钟女士兴奋不已,全身都在颤抖,钟女士的母亲在一旁解释“人来了,她高兴!”

社工正在为钟女士进行基础生活照护服务。 王紫 摄

据了解,自綦江区民政局购买服务实施的“綦心送暖”社工关爱项目开展以来,家益社工中心组织社工、志愿者为钟女士提供基础生活照护服务及陪伴、情感支持,鼓励和指导她坚持康复训练,邀请参与家庭照护者支持的小组活动。

截至目前,綦江区汇聚帮扶多方力量,根据困难群众需求“一对一”量身定制服务套餐,目前已鼓励引导4家社会组织、120余名社工、200名志愿者开展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探视走访、精神慰藉、实物救助等多样化、差异化、多元化救助服务,多项叠加让困难救助帮扶最大化,让救助更聚焦。

整合资源促内外双循环 让救助更温暖

春灯村村民何大爷,现年70岁,家母高龄94岁,年老多病,妻子71岁,患有脑梗塞,半边瘫痪且精神异常,目前靠药物维持,儿子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平时在外打临工维持全家生活。2023年7月,何大爷一家赖以生存的住宅因雨季灾情而倒塌,这让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村里了解到何大爷一家的情况后,迅速反应,帮助何大爷一家通过“重庆救助通”的拓展项目申请了“房屋重建”。

通过“重庆救助通”申请“倒房重建”2023年底完成重建搬入。 王紫 摄

2023年以来,綦江区民政局依托“重庆救助通”小程序打通部门间、民政内部科室间信息壁垒,畅通民政内部资源“内循环”,外部整合住房、应急等专项救助到“救助通”联办,激活民政数据资源的“外循环”。

得益于“内外循环”的畅通联办下,2023年12月,何大爷一家搬入重建的住宅之中,如今宅外不仅养了两只看家犬,还圈了一块地养鸡养鸭,虽然房子是毛坯也无软装,但对于何家人而言,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日子总会好起来。

一条通道、一个平台,多部门联办、多元力量参与,綦江区民政局创新推进“数字救助改革”,打造社会救助“新格局”,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截至目前,綦江区通过“重庆救助通”提交申请7000余件,纳入救助近4000余人,已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99亿元,为2.87万困难群众增办3.12万件困难救助政策缺项,关爱服务帮扶困难群众13.5万人次,相信未来“重庆救助通”将会更加完善,更加便捷为困难群众服务。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