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简云斌:万盛的移民文化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8 19:19

(《万盛城区全景图》 严奇 摄)

万盛的移民文化

简云斌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地区。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区境有僰(濮)人、夜郎人、板楯蛮人、僚人等部族的迁徙融合;唐代,南平僚为区境主体民族;北宋后期,汉人不断迁入,改变了本土民族结构;明初和清初,湖广等地移民大量迁入万盛;1938年开矿、1955年建区、“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区境非农业人口显著增加,基本构成万盛城镇人口主体。从远古的蛮荒之地,到如今一座拥有20多万人口的渝南支点城市,历代移民为开发、建设万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漫长岁月中,万盛逐渐形成多元丰富、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其中,既有夜郎文化、巴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也有巴蜀文化与黔中文化、荆楚文化的交汇,更有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的递嬗。古老与现代的交融,本地与外来的互鉴,特别是煤炭、军工等工业的兴起,从本质上塑造了万盛这座工矿移民城市的形象气质。

(金桥镇穿洞坪僚人崖墓(资料图片)

一、万盛历次重要移民

万盛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与云贵高原衔接过渡的山区。远古时期,这里是一块未开发的化外之地,山高林密,峡谷幽深,野兽成群。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于巴国南陲。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今万盛境纳入秦巴郡治地。西汉时期,万盛位于汉巴郡与夜郎联盟中一个小方国鄨国(中心在今贵州遵义)交界处,后来汉灭西南夷诸部,设牂牁、犍为郡,万盛位于巴郡与犍为郡交界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万盛人烟稀少,只有少量僰人在孝子河、藻渡河等河流沿岸以渔猎为生。僰人也称濮人,是巴人的一支。今綦江河古称“僰溪”,其支流蒲河(即孝子河下游)本名“濮河”(据《重庆通史》观点),证明綦江、万盛一带最早的土著即僰(濮)人。

(宋故秀才龚君石墓碑(资料图片)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东汉至南北朝期间。据考证,此间由于长期战乱,民族不断迁徙,至少有三支民族(部族)先后进入万盛境内。一是板楯蛮人。东汉后期,世居嘉陵江、渠江流域的一支巴人——“板楯七姓蛮”因多次起义,遭朝廷镇压,大部分被迫从嘉陵江和渠江沿岸逃奔长江以南,迁居今巴南、江津、綦江等地,一部分板楯蛮人进入今万盛境内。二是黔地僚人。两晋时期,四川盆地由于战乱导致人口剧减,居住在黔中一带的僚人大批进入四川盆地,史称“僚(獠)人入蜀”。万盛是僚人入蜀前沿地带,一些僚人越过大娄山来到区境。三是夜郎人。夜郎王国中心位于贵州西部,西汉后期被汉帝国灭亡。南北朝时期,崛起于云南东部的东爨乌蛮人以武力驱赶居住在北盘江流域的夜郎人,夜郎人大批向外逃亡,主要逃往湘西、黔东,一部分逃往黔北桐梓、正安一带,并形成以夜郎坝(今桐梓县夜郎镇)为中心的集中居住地。其中有少量夜郎人越过大娄山,进入今万盛境内。渝南黔北的板楯蛮人、入蜀僚人、夜郎人、僰(濮)人经过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民族(部族),唐宋史家称其为“南平僚”或“南川僚”“渝州蛮”,其中汉化程度高的称“熟僚”或“熟夷”,汉化程度较低的称“生僚”。东汉至南北朝时期,迁居今万盛境内的还有少量汉人,如:蜀汉政权统治时期,有汉人随军来此拓荒;西晋“八王之乱”时,有汉人迁居区境。总体而言,隋唐以前,区境还是地广人稀,开发程度甚低。

(万盛出土的南宋铜镜(资料图片)

第二次大移民发生在唐代末期至北宋末期。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朝廷为羁縻南平僚,扼控黔中地,以今万盛境为中心,设置溱州,辖荣懿、扶欢等县。差不多同时,朝廷还设置了南州(以綦江为中心)、珍州(以正安为中心)、播州(以遵义为中心)等州。溱州的设立,标志万盛有近1400年的行政建置史,同时,也标志中原文化开始浸润这片土地。唐代溱州人口不多,主体是南平僚人,据《元和郡县图志》载,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溱州共有879户、5045人(当时黔中道各州人口皆少,有的州仅2000多人)。晚唐时期,毗邻溱州的播州被南诏占据,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太原杨端率罗、娄、郑、令狐等八姓子弟驱逐南诏势力,收复播州。杨端平播所率的军人多为北方汉人,从此在播州定居繁衍,少部分进入溱、南等州。如“令狐”姓氏的人,今天在綦江、万盛境内为数不少,而在重庆其他区县则十分少见。

(万盛老街出土的万寿宫大香炉(资料图片)

北宋前期,南平僚人大量增加。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熟夷李光吉、梁承秀、王兖三族,控制原溱州之地,各有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朝廷派孙构剿灭三族。熙宁七年(1074年),以木斗为首的南平僚人复叛,朝廷派熊本剿灭,在铜佛坝(今綦江区赶水镇)设立南平军,将荣懿、扶欢等县改为寨,纳入南平军管辖。宋军平息南平僚两次叛乱后,汉人不断迁入,原南平僚基本消失,或融入汉、苗等民族中。北宋末年,北方汉人为避“靖康之乱”,纷纷举家南迁,一些人迁入区境。目前,在区境万东、青年、南桐、关坝等镇发现过多座南宋古墓,关坝镇还发现大量宋代钱币,说明南宋时区境居民已以汉人为主体,经济社会较为繁荣。

(犹氏族谱(资料图片)

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明初至清初。自南宋末年开始,西南地区陷入频繁战乱,万盛也未能幸免,在宋元兵燹中,这里几成无人之地。明初,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制,部分汉人从湖广等地迁入万盛境内,并在平坝槽谷地带居住,另一些从贵州、湘西迁移而来的苗民,则在山地居住,形成汉苗杂处的局面。明末战乱,万盛人口又一次减少。清初实施“湖广填四川”,随着移民的增加,万盛逐步恢复元气。明清两代,移民不断从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地进入万盛,插苫为业,致力农耕,发展商贸,兴办教育,以勤劳和智慧促进了这里的发展。万盛现有450多个姓氏,其中,犹、张、王、李、陈、刘、傅、黄、周、霍、万等本土大姓,均是在明代和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进入区境、不断繁衍壮大的。如关坝(原名犹官坝)犹氏一族,人丁兴旺,基业厚实,诞生了犹海龙、犹国材、犹凤岐等知名人物。万盛老街本名万寿场、石鹅场,清中叶,由于此地商贸繁荣、百业兴盛,遂改名万盛场。过去,在万盛场、青羊市、犹官坝等地,各地移民修建的禹王宫(湖广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万天宫(江浙会馆)等会馆及祠堂星罗棋布,可知万盛人来自四面八方。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青年镇飞龙塔(资料图片)

第四次大移民发生在抗战时期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938年,为支援抗战,万盛境内开办南桐、东林煤矿等大型煤矿。同时,中国第二飞机制造厂从南昌迁到万盛。几个厂矿的员工合计近万人,多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把当时先进的工业文明带到了万盛。1955年,南桐矿区成立,为支援矿区建设,重庆主城机关事业单位数千名干部及家属来到万盛工作生活,从此成为万盛人。1957年,成立南桐矿务局,其后20多年间,陆续在各地(主要是綦江、南川、江津、巴县、南充、广元、达县等地)招收矿工两三万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期间,先后有晋林、平山、兴无三个大型兵工厂迁到万盛,同时,区内还有重庆无专厂、重庆钢球厂等特种企业,以及508库、911库等军用仓库,这些企业的职工共计上万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桐矿务局实行“农转非”政策,企业职工的配偶、子女迁到万盛的达三四万人。这几次工业性移民,极大充实了万盛人口数量。1955年建区时全区只有12万人,1985年末达到23.9万人,工业人口和城镇人口逐步成为万盛人口主体。如今,万盛城镇化率近80%。

第五次大移民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至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万盛境内人口流动性大为增强。人口流出,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几大兵工厂及重庆无专厂、钢球厂等企业搬迁,数万职工家属离开万盛。人口流进则有几个因素:一是周边区县不少农村居民来万盛打工、购房、安家;二是一些外地人来万盛经商、就业,并在万盛生活多年,已成为地道的本地人;三是每年分配到全区各单位的毕业生,在万盛成家立业,不少人的父母家人也随迁万盛;四是万盛招商引进的新企业,从外地招进大量员工,不少员工在万盛安家;五是近年来重庆中心城区居民来黑山等地购房度假,不少人长住山上。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相信会有更多外地人移民万盛,成为新的万盛人。

(1955年国务院批复建立南桐矿区的文件(资料图片)

二、万盛移民文化的内涵

一代代移民来到万盛,为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奋斗、建设家园,孕育了灿烂多姿的移民文化。就其精神内涵而言,万盛移民文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艰苦创业的精神。万盛多山地峡谷,土地贫瘠,以前交通十分闭塞,农耕条件很差。移民来到这里,要生存下去,必须与大自然进行顽强拼搏,由此铸就了坚韧不屈的创业精神。如古代南平僚人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旧唐书•南平僚传》载:“南平僚者,部落四千余户,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僚人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繁衍。唐、宋、明、清时期,无数汉人移民来到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逐渐改变这片土地的蛮荒和闭塞,让荆榛丛生之地成为烟火聚集的乡邑。抗战开矿至“三线建设”时期,以煤矿工人、兵工企业工人为代表的数万产业工人,更是用汗水和鲜血,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薪火,将边鄙之地建成十里矿城、“三线建设”基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改变落后面貌为实质的“堡堂精神”闻名遐迩,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万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形成的“负重自强、敢为人先”精神,从新的视角塑造了万盛人不惧艰难、逆境奋起的创业形象。

(南桐煤矿全景图  摄影:曹林)

——包容开放的意识。现代的万盛,是由两省三县辖地整合而成的一个新区。1955年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四川、贵州两省交界处,包括四川省南川县的万盛、邓家、大垭、腰子、丛林、簸箕等7个乡,綦江县的建设、青年、金灵3个乡,及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全区桃子荡等17个乡,共27个乡(包括南桐、东林等煤矿区)的地区内,建立重庆市的市辖区,称重庆市南桐矿区”。这是涉及两省三县的一次行政区划、人口、产业的大整合,也是一次地域文化大整合。之前,两省三县各辖地之间由于山水分隔,“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建区后,三地10多万民众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前的界山(如八面山)、界河(如孝子河)成为沟通的桥梁,巴蜀文化和黔楚文化相亲相近,工矿文化与农耕文化和谐相生。在这个新家园里,大家都来自“他乡”,也都是“万盛人”。不管是地方文化、民俗,还是生活知识、生产技艺,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此氛围中,很容易形成包容开放的文化心理。这种包容开放意识,在改革开放、转型发展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外地人在万盛可以明显感受到,万盛人不排外,不封闭保守,喜欢接受外来事物,主动融入外部世界。正是这种包容开放,为万盛转型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强大的内动力。

(1958年的万盛城区(资料图片)

——淳厚绵长的乡风。历代移民不仅将先进的生产生活技术带到万盛,还把文化、教育等理念带到这里,厚植地方人文。据万盛出土的南宋墓碑记载,一些有学识的移民将中原儒风融入本地,教化乡里,留下许多佳话。如《宋故秀才龚君墓志铭》载,秀才龚耆年侍母至孝,“孝爱纯笃,根于天性”,为照料生病的母亲,“衣不解带者累月”。《赵牟氏墓志铭》载,墓主牟氏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4名子女,“延士以训子孙,种德以厚基本,孤贫知恤,内外加敬”。明清两代移民万盛的一些大家族,更是通过建宗祠、修族谱、定族规家训等方式,和族睦邻,成风化人。如犹姓《魁星台宗祠石刻十则》,刻有“去邪淫以正纲常”“祀忠孝以劝将来”等10则戒条,目的是“启其好善恶恶之心,各守遵祖敬宗之义,庶几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罗氏族谱》有“孝父母”“和兄弟”“笃师友”“备农桑”“专杂业”“理家务”“制财用”等12条家训。在淳厚乡风的熏染下,本地涌现了周孝子、邓九先、犹海龙、刘子如、李锄云等一大批乡贤,他们的德行,又进一步彰显了万盛“孝善之乡”的形象。

——挚爱家园的情怀。正所谓“日久他乡成故乡”,移民文化赋予万盛人深沉浓厚的家园意识。一代代外来移民来到万盛,在这里生根发芽、繁衍生息,把万盛当成自己的家,为它创业,为它耕耘,尽心尽力,无怨无悔。万盛人发自内心热爱自己亲手创造的家园,对这座城市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和眷恋,为万盛一点一滴的变化而自豪,为万盛存在的差距不足而耿耿于怀,从领导干部到一般民众,万盛人思发展、谋发展的心情都比较急切。在很多时候,万盛人热爱自己城市的情感诉求,令外界印象深刻。即使是在网上搞“最美景区”“最美乡村”之类评选投票活动,万盛网民的参与率也明显高出许多人口大区县。平时,在万盛的公园场馆、大街小巷,凡与地区发展有关的话题,皆能引起万盛人的共鸣。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万盛人的家园意识强烈,爱万盛的赤子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万盛移民文化中最有情感温度的部分。

如今,万盛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万盛人的心路也历经千山万水。转型“蝶变”中的万盛,确立了自己新的发展定位;丰富厚重的移民文化,将激励万盛人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阔的胸襟、更加自信的步伐,走向新的征程,拥抱星辰大海!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