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改革如何做到既重情又明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2 17:39

《农民日报》评论部

又是一年清明至,折菊寄思正当时。最近全国多地发出文明祭扫号召,提倡鲜花祭奠、植树追思、网络祭祀。但有报道反映,个别地区乡村白事大办的势头依然不减——一场丧葬花费,仅寿衣、寿材和摆宴这“三大件”加起来,最少也要2到3万元,个别家庭甚至超过20万元。如此沉重的丧葬费用,给生活本不宽裕的老乡带来不小负担,增加了农民返贫致贫的风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丧葬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应该从更理性的视角,看待农村丧葬问题。既要从文化传承视角,认识农村丧葬的内在情理;也要从现代文明视角,反思农村丧葬的弊端陋习。

首先要肯定的是,农村丧葬确实为农民缅怀先祖、传递孝道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从历史看,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中国农民素来敬天地、奉祖先,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从入殓、请厨到居丧的复杂丧葬礼制,崇尚厚葬的价值导向深入乡土社会内在肌理。从现实看,农村厚葬之风盛行,某种程度上也是农民对养老爱亲不足的一种“报复性补偿”。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受时空限制,把老人留在村中“薄养”是一种无奈选择。因此,一些人会通过厚葬的形式,寻求尽孝的心理安慰。这在感情上可以理解。

但凡事不宜走向极端。如果不在老人生前尽可能地尽到孝心,只待老人去世后大办丧事、大兴坟墓,让老人走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无异于本末倒置,也容易引起旁人质疑:这到底是在为逝者尽孝,还是在给活人作秀?

其实,厚葬陋习早已为乡民所恼。不少农民是满肚子苦水:“宴席一摆好几天,花费吃不消。”“不大办吧,邻里说你不孝顺,大家都这样。”尽管老乡们盼着改变,但不少人还是选择了要面子、随大流。

丧葬问题看似是家庭私事,但过度厚葬之风一旦刮起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盲目攀比导致心理失衡、大操大办浪费社会资源、土葬引起死人与活人“抢”地和环境污染等,其中每个问题在特定条件激发下,都可能诱发负面连锁反应。

若长此以往,还会损害社会风气,影响移风易俗和乡村治理工作开展,不利于激发乡村振兴的精神动能。因此,殡葬改革工作看似“软”、实则“硬”,是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绿水青山常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必须抓好。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带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但也有个别地方操之过急,出现了“禁止一切棺木及殡葬用品买卖”甚至简单粗暴、强行“挖坟砸棺”的案例。本想好心办好事,最终却既没完成好工作,又伤了农民的心。究其原因,是没有看清农村丧葬的情理性一面。反对厚葬,不是越薄越好,还要充分照顾到农民孝老的心理,保障基本仪式和情感所需,让农民有体面、有尊严。

抓殡葬改革工作,重点是创新工作方法,“虚事”实做、软件硬抓。管仲破除齐国厚葬之风时,曾对齐桓公说:“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我们倡导殡葬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说教层面,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让农民感受到荣誉、享受到利益。因此,各地在制定指导办法和村规民约时,可以尝试将丧葬行为与奖惩政策挂钩,达到“花小钱办大事”和“少花钱也有面儿”的效果。例如,有些农村地区出台了红白喜事指导标准,带头践行厚养薄葬的家庭,可享受荣誉称号、实物奖励、免息贷款、免费体检等优惠政策,反之则无法享受相关政策。

还要注意,加强殡葬改革宣传、营造厚养薄葬的社会氛围也很重要。我国农村是熟人社会,村民间人情往来频繁,群体性特征明显。因此,把党的声音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出去,文明新风也能很快传播开来。

古谚有云:“日敬双亲一杯羹,胜过祭祀三牲贡”,孝顺不在葬礼的大操大办、阔气排场,而在平时的嘘寒问暖、细水长流。要讲明孝道内涵,用好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农村“舆情中心”,巧用文化墙、顺口溜、“大喇叭”等农村特色载体,态度鲜明地宣传殡葬改革,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厚养薄葬观念深入人心。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老人所期盼的,是有生之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因而,厚养才是子女尽孝的最好方式。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老人所乐见的,是儿孙俭以养德、勤俭持家,因而薄葬才是对逝者最贴心的告慰。愿厚养薄葬的清正之风劲吹乡土大地,让逝者好好安息,生者更好生活。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