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探索专人探访服务机制,让特困老人多一份守护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3 12:17

换助听器电池、宣传防诈骗知识、联系装配假肢……北碚区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困难长者安心守护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在民政部门的指导和镇街的支持下,承接此项工作的社工机构招募培训指导助老员,为240户分散供养特困老人提供居家助老和电话慰问服务。截至目前,助老员帮忙送医买药、处理家中琐事2000余次,电话问候1000余次。

探访慰问,暖心关爱在身边

家住朝阳街道解放路社区新石坑小区的74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常军(化名)老人因患病导致行动不便,他膝下无子女、身边没亲人,少与人来往,常年待在家中。助老员王跃的到来,让老人的生活有了改变。“王跃总是惦记着我,感觉身边多了一个亲人。”常军说。

今年38岁的王跃自2023年9月起,负责包括常军在内的30户、47位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探访服务,每月要到每户老人家探访两次、打慰问电话一次。

助老员的工作包括:隔三差五送菜上门,代买的肉切好放好;整理家中杂物,打扫完卫生带走垃圾;询问病情和用药,准时准点代买药品;听老人讲述从前的经历,给老人讲解安全知识……每次上门探访都在增进了解,每个电话都在加深感情。

“助老员要有孝心、责任心、热心,还要熟悉特困老人所在的社区(村)环境。”说起最初挑选助老员,社工机构相关负责人干伟溢表示,在天府镇、朝阳街道、水土街道等镇街的支持下,有18人报名,经过线上线下两轮面试,最终确定了8名助老员。

在助老员上岗之前,社工机构对他们进行了5次培训,介绍项目基本框架,带领助老员梳理助老服务的总体思路,讲解入户探访内容、要求和技巧。此外,还讲解了相关惠民政策。

朝阳街道民政和社区服务办负责人陈艳明表示,助老员上门探访,给老人送去了最需要的关爱。

上门宣讲,惠民政策送到家

1月9日一大早,水土街道大地村助老员周小红,来到同村住在山上的周正(化名)老人家。

一进门,看到69岁的周正在整理捡来的柴火。周小红见状伸手就抱起一捆搬进了柴棚,一边干活一边问:“最近天冷,您的肺气肿有没有犯?”

“没有。”

“那也得多注意啊。前些天村里组织防诈骗宣讲,民警都请来喽,您下山不方便,我来和您说说。”

“要得,要得。”周正耐心地听着。

2023年12月19日,社工机构指导并帮助周小红组织了一场“安全防护进万家”宣传讲座,邀请民警专门为村里的老人讲解冬季家庭防火、防触电等安全知识。

“村里住得近、腿脚方便的老人都到村委会听了讲座。”周小红说,住在山上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她都挨家挨户发了宣传单,上门作了讲解。

离开了周正家,周小红又急匆匆地赶往同村65岁的周斌(化名)老人家。周斌右小腿截肢、行动不便,周小红一直惦记着帮他安装假肢。在一次培训中,周小红得知国家有政策可以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就告诉了周斌,并帮他填写了申请表。1月15日,周斌到区里装配了假肢。

据北碚区低保中心工作人员杨鸿维介绍,助老员和老人接触得多,更了解老人生活中缺什么少什么,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可以高效实现“政策找人”,让主动发现更精准。

主动服务,专人专心护夕阳

“看镜头、抬头,对,坚持一下。”2023年11月8日,助老员万婷到天府镇五新村80岁的傅强(化名)老人家,通过“重庆救助通”微信小程序的人脸识别功能帮助老人进行了身份认证。

当天,万婷还探望了同村出院不久的王元(化名)老人,提醒老人可以申请临时救助。老人拿出住院期间的各种票据,问道:“你帮我看看这些票,哪些能用上?”万婷很快帮助老人整理好了票据,临走前提醒老人:“您记得把票据给镇里的民政干部啊。”

“要用好用活政策的‘船’和‘桥’,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2023年,在北碚区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推进会上,副区长李纲提出工作要求。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童师静介绍说,此前全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探访服务已连续开展了3年,2023年,区民政局以“五社联动”和“互联网+救助”为服务途径,探索专人专心的探访服务机制,让特困老人多了一份守护。

“提高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质量,是我们加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照料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体现了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成效。”北碚区民政局副局长王燕表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