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九龙坡:小社区做出大文章
彩云湖社区的广场群众文娱活动
华龙家园社区的“欢乐文化月”活动
社区志愿者给孤寡老人讲解“黄丝带”使用方法
社区百人太极拳表演
小志愿者为铁路工人送去清凉礼物
新华一村社区的“情满杨街,圆梦中秋”文艺晚会
核心提示
社区和则社会和,社区安则国家安。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但这个小基础却蕴含着建设管理的大学问。
近年来,九龙坡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在社区的阵地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小社区里做出了群众满意的大文章。
阵地规范化——社区里上“科普大学”
“祖国啊祖国,你是我温暖的家,我在你的怀抱里幸福地长大,是你为我铺满鲜花盛开的路……”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新胜村社区科普大学里,来自艺术团的专业声乐老师正在一句一调地为居民们教授《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
20多名学员时而轻声附和、时而齐声高歌,“社区好声音”让整个居委会充满了生机。
“在社区还能上‘大学’,这么‘洋气’的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一节课上完,50岁的肖世惠意犹未尽,她连忙找到工作人员,开始“预约”后面的课程。
新胜村地处杨家坪核心区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心地带,在过去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活动阵地。房屋破旧不说,几十平方米的空间连居委会办公都够呛,更别谈有闲暇的布置来服务百姓。
新胜村的尴尬在九龙坡甚至全市都有共性。为破解这一影响社区发展的痼疾,阵地建设自然成为九龙坡区推进社区建设的“一号问题”。
2012年7月,九龙坡区专题召开创新社会管理暨社区工作会,在随后出台的“1+4”配套文件中,改善社区办公服务设施的内容被置于重要位置。
九龙坡区制定出《社区硬件标准化建设方案》,按照统一功能布局、社区标识、室外设置、大厅配置及上墙内容的“五统一”要求,对社区办公用房进行标准化打造,并实现财政全额保障。
针对开发商拖欠的社区用房,则由区纪委、区督察局等单位联合行动,仅一年时间便成功追缴回56个项目、近2万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而对于新建、改扩建的住宅项目,目前也有18个项目共计3300余平方米的社区用房签订了三方协议。
这一套“组合拳”的实施,让包括新胜村社区在内的30个社区旧貌换新颜。如今,社区不仅办公环境好了,市民学校、警务室、文体活动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对社区的归属感,不言而喻。
队伍专业化——“社区论坛”干部接招
硬件设施的改善,解决了“有阵地办事”的问题。与此同时,九龙坡区从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增加编制、建立报酬自然增长机制、保障培训等途径,从“软件”角度大力解决了社区建设“有人办事”的问题。
5月20日,一场特殊的论坛在彩云湖社区广场拉开大幕。这场由九龙坡区民政局举办的首期“九龙社区论坛”,由九龙镇和谢家湾街道辖区的4位社区负责人分别围绕社区与物管、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居家养老4个当前的热点社区建设问题进行发言。而旁听的区房管局、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前来取经的其他社区干部,则就一些尖锐问题与发言嘉宾展开了讨论互动。
“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都‘拉出来遛遛’,在大家的碰撞中‘取长补短’,对我们本身来说就是一次学习和提高。”彩云湖社区党委书记陈惠兰作为演讲嘉宾之一,对此深有感触。
事实上,除了“社区论坛”这样的舞台,在九龙坡区,供社区工作人员提升能力的平台还有很多。该区经常性开办针对社区干部能力培养的专题培训班;选派社区工作人员到区级部门或镇街挂职锻炼;各镇街也根据实际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培训方式。目前,九龙坡区的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普遍提高,仅国家级社工师及助理社工师的比例就占到了10%以上。
服务标准化——“减负”提升社区服务
“硬件”和“软件”的同步提升,为九龙坡区社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通过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创新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服务方式,九龙坡区打造出大量的社区工作亮点——
劳动三村等社区的民主听证会,为社区居民自治积累了宝贵经验;民主村、建筑村等“网格化建设”,为社区零距离服务提供了示范;黄桷坪街道的“黄桷义工”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龙华家园社区的“四民工程”为居民送去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活动……“一个特色鲜明、覆盖广泛的社区服务体系,正在全区悄然形成。”九龙坡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推动社区建设良性发展,接下来九龙坡还将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社区减负”。首先是公布社区事务目录,通过设置门槛,把大量“不可能完成”的行政事项和工作职能从现有工作任务中剔除出去。
同时,尽量减少各项评比进社区,改变社区疲于奔命地准备资料、应付检查,从而让社区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进楼栋,走近群众,把自治工作做好、把服务工作做好。
本版文/王萃 贺娜
“每个人都可以温暖他人”
你和面、我擀皮、他包馅,大家围坐在一起,齐心协力享受着包饺子的乐趣……这样家庭式的生活场景,出现在渝州路街道一社区李文贵老人的家里。不同的是,包饺子的“合伙人”并非亲的兄弟姐妹,而是义工队员,常年瘫痪在家的李文贵则是几位队员的定点帮扶对象。
“没有血缘,但是跟子女一样亲!”习惯了大家的“闹腾”,李文贵老人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一年多来,正是这几个“义工子女”时常陪着聊天,帮做各种家务,老人才又重拾了家庭的温暖。
与李文贵老人结对的义工队,名叫“温暖哥”。去年初,这个称谓曾在山城掀起一股爱心暖流——老太深夜突发疾病倒在街头,路过的陌生男子不仅将其送到医院,还垫付了当天所有的医药费,直至数小时后老人病情稳定,再将其送回家。
后来经过网友的全城“搜索”,这名“温暖哥”竟是渝州路的一名困难低保户,而他本人也身患糖尿病等多种重病。
利用这一典型,渝州路街道特别成立了“温暖哥”义工队。如今,这支队伍活跃在扶贫济困、关爱老人等多个领域,已成为社区服务的中坚力量。
“居民参与是社区管理之本。”渝州路街道一社区党委书记张登红说。结合“与爱零居”服务品牌的打造,社区将义工队伍建设作为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让每个人都有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才能的机会。
渝州路街道一社区不仅在街道的支持下,开设了数字化平台,让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加入义工队伍,参与活动或是寻求援助、享受服务,还创造性地开设了“爱心银行”——当你帮助他人后,可以把做的好事“储蓄”到“爱心卡”上,以兑换爱心小礼品……
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目前,渝州路街道一社区已打造出“温暖哥”、“红袖标”、“家园净”等10余支义工服务队,涌现出扶贫助困、医疗保健、纠纷调解、生育关怀等上千名义工,服务项目达40余项。
义工服务融入社区管理,也激发出强大的乘法效应——从过去的社区干部“开个唱”,变成了如今社区群众“大合唱”。“温暖哥”那句“每个人都可以温暖他人”的朴实表达,正在这里演绎成“邻里零距离,幸福渝州一”的真实场景。
“1+6”的“心级服务”
“多多”最近有件烦心事,刚搬进民安华福社区,新房入住必须要开通天然气,他却不知如何办理。得知有个“公租房民安华福QQ群”,“多多”试着加入并发出求助,一会儿功夫就收到回复:“坐427路公交车,去田坝天然气公司。”
自己早出晚归,要赶上天然气公司上班的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当“多多”郁闷之际,群友“蛋卷”跳了出来:“你要是信得过,就把证件放进我家楼下的信箱,我去帮你办。”
事实上,在此之前,“蛋卷”已经免费为好几位邻居代办过手续。在民安华福,类似这样的热心人、热心事并非个别案例。
作为九龙坡区第一个启动入住的公租房项目,民安华福承担着为公租房社区这一新生事物的管理探路的重任。在这个由54栋居民楼组成的“超级社区”里,除目前仅有的4户“本土居民”外,其余数万人皆属流动人口。
如何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增强社区凝聚力,增加居民归属感?今年初,九龙坡区开全市先河,在民安华福探索建立起“1+6”新型管理模式——“1”即是挂牌的民安华福社区党委;“6”则包括民安华福房管中心、物管公司、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学校。
“在这个操作模式下,不同的机构能够共商和处理公租房管理中的各项事务,从而更好地为居民提供高效的服务。”社区党委书记周培全说。
正是这种“1+6”的“心级服务”,让“五湖四海”的居民们安了心、省了心,也让大家愿意开心地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并主动热心地为邻居们服务。
和谐的人居氛围,更是让邻里活动在民安华福找到了土壤。迎春文艺演出、元宵喜乐会、篮球友谊赛、社区游园节……这些由居民唱主角的社区活动,已经成为民安华福社区的情感纽带。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小区住户在这里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民安华福比任何小区都好,邻里间像亲人一样!”民安华福11栋居民梁宏玉的话,在民安华福颇具代表性。这个看似难以管理的新型社区,正在通过自己的创新服务,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让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
流动人口的“温馨驿站”
3月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当杨家坪街道前进路社区居民李永强和陈国宇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社区党委书记胡晓霞的眼角不禁泛出泪光——5年换来这一刻!她不仅见证了一场纠纷的尘埃落定,更目睹了一个“问题居民”的成功“转型”。
綦江进城务工的李永强一度是社区的重点关照对象。2007年,因为口角之争,李永强将陈国宇砍伤,后经法院判决,需做出8000余元赔偿。然而,由于这笔赔款迟迟未能解决,双方见面后总是恶语相向,闹得不可开交。
如何从根源上化解矛盾?社区“反弹琵琶”,避开李永强的问题不谈,反而多方联系,为其介绍了一份环卫工作,还帮其在社区组建了家庭。考虑到李家的实际情况,社区又联系了区法院,经与当事人协商,改判了赔偿费4000元。
一次次的帮扶,让李永强从根上实现了脱胎换骨。如今,身为社区保洁队队长的他,不仅在工作上成了“排头兵”,在维护社区环境方面,更是众人称赞的“热心肠”。
地处杨家坪中心地带的前进路社区,流动人口占到了三分之二。“他们举目无亲,对社区依赖特别强。”胡晓霞介绍。如何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去年以来,社区创新建立了“温馨驿站”,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教育工作机制,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流动、规范行为、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温馨驿站”的大家庭不仅仅是社区唱独角戏,区政协、区就业局、区计生委、区司法局、区法院、区妇联等10余家区内单位和企业都与其签订了便民协议书,为流动人口送温暖、送法律、送健康、送政策、送信息。
沁园公司为流动人员发放爱心生日蛋糕券、渝西燃气公司为流动人员家庭检查燃气安全、建设电影院为流动人员定期提供免费电影、区计生委组织育龄妇女免费健康体检……这一系列“五送”活动,为众多像李永强一样的前进路社区居民送去了希望和温暖。
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成立以来,前进路社区的流动人口已在“温馨驿站”受助达3200余人次,而这一民生探索也将逐步在九龙坡全区得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