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00后,是一位入殓师”|封面故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0 09:01

封面故事④

殡仪馆,一个有点神秘的工作场所,这个地方鲜少在日常生活中被提起。

殡葬业虽然同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行业,但人们偏偏对死亡避而不谈。

偶尔被提起时,大多数人仍固守“阴森”“不吉利”等印象。

然而现实中,这一行业的从业者和人们的想象有许多不同。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殡葬行业的00后。

他们或带着一腔热血、或抱着对殡葬事业的好奇一头扎进这个行业,“书法、主持、花艺”这些看起来很小资的爱好是他们的必修课。

他们用专业的技术默默陪伴萍水相逢的生命走完最后一程,在一个个生离死别的经历中,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们正在试图坦然掀开行业的神秘面纱,打破世俗对这个行业讳莫如深的刻板印象。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走近这群守护生命终点的殡葬人

01

厚厚的报考指南

在最底下找到了这个专业

玲子,今年21岁,毕业于北京民政职业大学“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爱跳舞更爱穿公主裙。如果不是主动介绍,很难将活泼天真的她与入殓师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

“年少勇敢”玲子这么形容自己的职业选择。

高考填志愿时,玲子拿着厚厚的报考指南翻来覆去,最终在最底下的一行看到了毫不起眼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学校所在地是梦寐以求的北京,这让玲子觉得这个专业“非常合适”。

然而她眼里的“合适专业”却遭到了全家反对。玲子父母在得知女儿准备填报这个专业后,先后以“要到殡仪馆上班”“未来不好成家”为由强烈阻拦,并至今仍对她的工作避而不谈。

同样是“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玲子的同事,殡葬司仪小炜却有着全然不同的经历。“当时全班只有我一个通过自主招生入学长沙民政学院,父母一直都很支持,身边的亲友也没觉得我有多‘离经叛道’。”小炜说。

当然,积极的态度源于近乎100%的就业率。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8所高/中职院校开设这一专业。“我们专业没有什么求职焦虑,当时别专业的同学还在海投简历,我们早已定下工作去向。”小炜说。

据介绍,该专业是三年学制,专业课程多集中在前两年,包括殡葬礼仪主持、插花技术、书法创作、挽联写作、火化机技术、现代遗体整容技术等等。

“很多人以为殡葬专业所学的知识都是围绕‘如何处理遗体’,其实一个真正的殡葬人要做的是‘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玲子说,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有安慰,这是遗体化妆间的标语,也是刻在了她心里的一个准则。

02

在来殡仪馆上班之前

从没去过殡仪馆

入行初期的年轻人,除了要对抗来自外界的不理解,还要学会平静地跨越内心的障碍。大部分学生到殡仪馆上班前,从没去过殡仪馆。在校内也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第一次接触逝者大多是在实习中。

每一个在殡仪馆工作的年轻人,都需要经历防腐整容、入殓师、司仪主持、礼宾接待等多岗位轮岗。

虽然如今不在遗体处理一线,但小炜始终记得实习期间,第一次接运遗体时的恐惧。那是一具因车祸支离破碎的遗体,小炜需要在惨烈的现场中,捡起逝者破碎的头盖骨、脑髓组织以及各部分碎骨。即使他一直告诉自己“要镇定,这是工作需要”,但强烈的恐惧还是爬上心头。

而这一次的经历,也让小炜从此开车都会下意识对部分大型车有了距离感。

“每次遇到大型车,脑子里都会闪过那个画面,即使时间过了好久,那种背脊发凉的感觉仍让我感到害怕。”小炜坦言。

除了直面死亡现场,入行初期的年轻人还需要面对遗体所呈现的特殊生理状态。去年刚到殡仪馆工作的玲子记得,经过冷冻后的遗体会有脱水现象,眼睛会凹陷进去,“遗体从冰柜拉开的一瞬间就结了一层霜,橡胶手套刚碰到遗体就直接粘在上面,眼眶里只能看到两只黑色眼球,即使师傅极力强调这是正常现象,但当时我真的觉得他在盯着我。”玲子说。

工作难度不算很大,但很考验心理素质。

玲子和小炜坦言,成为一名殡葬人,除了成绩和技术门槛,还有自己内心的门槛。要想清楚自己是真的想从事这个行业,确定自己能够消化害怕恐惧这些情绪。在他们身边不乏转行的事例,有人是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有人则是过不了心里那关。“我第一份实习是在广州,狭小的空间让你从早到晚,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长时间处在这种工作环境,必须强迫自己克服这种压抑和恐惧,慢慢接受和适应。”小炜说。

03

网上说“一次夜班1600”

看到就想一键举报

对于“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后的去向大多集中在殡仪馆,身边关于殡葬人高薪的传言总是不时出现,时常有人问玲子和小炜,“守夜真的1600一晚吗?”“你们真的月入好几万吗?”

一直以来,玲子和小炜都在纠正大众对殡葬行业的这种误区。“殡葬行业的工资真的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高。网上有些‘抬尸日结1800’‘夜班1600一晚’‘月薪好几万’的说法,我看见就想一键举报。曾经我们在殡仪馆实习期也就拿个两三千的工资。”玲子和小炜表示,这一行没有固定节假日倒是真实的。

对于为什么当初会选择这个就业方向的问题,玲子坦言,“这是最真诚的情绪表达。”

入殓师的工作日常是给遗体清理、穿衣服化妆、有些需要缝合、填充和修复,也有一些家属会要求给逝者做遗体SPA,有些家属会要求逝者要看起来面带微笑。工作一年多,玲子送走的遗体她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但她一直记得一具跳楼自杀的遗体,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脸部着地。

女孩的父母送来了女孩生前的照片、裙子、还有女孩最爱的布娃娃和书包,玲子对着照片,给女孩清洗、缝合、填充、整形、穿衣、化妆,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她花了好几个小时。“本来见到女孩离世惨状而情绪崩溃的女孩父母,在看到化好妆的她后,眼泪瞬间涌出,一直说‘谢谢,这才是他们的女儿,漂漂亮亮的’。”玲子说,因为入殓师这个职业。她觉得,这声谢谢和以往人生经历中收到的都不一样,是发自内心真诚的感谢,不是出于礼貌的客气。

入行虽然都不到两年,但玲子和小炜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生离死别。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有点吓人,但他们如今却没有了害怕感,甚至在想办法让这个行业更有温度。

“以前入殓师化妆的时候会用油彩颜料去画,煞白的脸,两个大腮红确实很吓人。但是现在,入殓师会让逝者带一点微笑,先用戏剧油彩混合白油让肤色变得红润均匀,并且用上合适的化妆品,这样出来的妆效就非常自然,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样,一点也不吓人。”玲子说。

“以前告别仪式就是说说悼念词,然后家属谢礼。现在我们会先让家属选择礼堂是用中式还是西式,礼堂也会用鲜花布置,之前有个女孩子,生前很喜欢爱心图案,告别现场的鲜花我就给她插了个爱心,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开心。”小炜说。

04

我们就是很普通的职业

既不晦气,也不伟大

电影《入殓师》画面

近年来,殡葬题材的影视作品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将殡葬从业者称为 “死的摆渡人”,电影《人生大事》中将他们称作“种星星的人”。

这两个听起来很温暖的称呼在一定程度上温暖了殡葬行业的从业者,但却依旧未能打破世俗对殡葬行业的一些看法。

其实,他们种不了星星,也摆渡不了谁的灵魂,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当成是在殡仪馆工作的普通人。玲子每周会坚持上三次以上的舞蹈课,小炜则会在业余时间约上三五好友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或者篮球。他们爱社交,也渴望分享,他们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大大方方恋爱。他们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充实自己的生活,以此快速剥离工作情绪,用最积极的态度拥抱下班后的世界。

就像纪录片《人生海海》中,一个入殓师说的: “我们这一行就是很普通的职业。它既不晦气,也不伟大,只是世人的眼光让它变得不平凡。”

他们说,如果可以,他们希望往后的日子不必再面对“干什么不好,非要干这个”这个问题,也不必纠结该不该和父母朋友分享工作中的那些事,更不需要承受异样的目光。

死亡注定就是孤独的,但幸而有他们陪着逝者走完最后一段路,为一个人的一生画上体面、圆满的句号;

也幸而有他们,让我们看到亲人在人生的最后一程,可以享有尊严和平静。

谢谢这群守护生命终点的殡葬人。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关于“封面故事”

飞速向前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座城的万千气象、万种风情。那些深夜里汲汲耕耘的身影,那些晨光中静默无声的呐喊,那些逆境下奋力生长的群像,那些寄蕴于每一桩柴米油盐中的爱与责任,真实映照着一个个龙岗人的日常,共同构成了龙岗阔步向前的坚实轨迹。

关注深圳龙岗发布「封面故事」专栏,一起走近我们身边的龙岗人,倾听那些瑰玮动人的龙岗故事。

来源:龙岗融媒(记者 罗玮)

图源:视觉中国

责编:龙岗融媒(编辑 陈逸芝、程嘉欣)

·

《龙中对》上新!葛剑雄邀你探究“人往高处走”

马英九观看龙岗企业无人机表演!低空经济之路走出“龙岗样板”

深圳踏青地图,解锁春天的浪漫!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美景

·

··

·

··(

·

··()美景

·

··

·

··(

·

·

·()美景

·

·

·

·

·

·(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