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我区通过一系列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精神“大餐”,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市民感慨:“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近年来,我区通过“流动文化进村”,以及开展行政村送演出、图书阅览、展览讲座、辅导培训、法律法规政策宣讲等活动,让精神文化大餐滋养群众心田,大大提升了我区群众的精气神。百姓纷纷感慨,“如今,在村里就能看上大戏、学到实用技术,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流动图书车开进古昌镇。
日前,恰逢万灵镇赶集日,文艺演出还没正式开始,台下便已聚集了早早到来的男女老少。没座位的就站着看,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大伙儿对即将开始的演出十分期待。万灵镇大荣寨社区群众包永菊看完演出说:“感谢政府和党关心我们,经常送来演出,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文艺演出结合了政府重点工作、家庭家风、老年人防骗等主题,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编排设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万灵老街做折扇生意的赵明虎,得空也会去看演出。赵明虎还记得:“前阵子,有个家庭和睦题材的小品让我印象挺深的。通过这种有故事性、接地气的小品,让我们从中学到一些家庭的相处之道,有助于促进家庭的和睦。”
渝州大舞台送戏曲下乡到仁义镇 。
而对于市民蒋艳来说,去看文艺演出则有另一番考量。蒋艳的孩子今年8岁,最喜欢看川剧变脸。蒋艳说,“每次演出队来了,我只要有空都会带孩子去看,让孩子从小多接触中国国粹、了解国粹,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为了让文化惠民“惠”在实处,我区还为群众送去了法规类、养殖类、文化类、健康类等书籍,其中《枇杷病虫害防治》《柚子的栽培管理技术》《板栗改良切接育苗技术》等技术资源,为大批不懂科学种植技术的群众提供了致富门路。
清江镇河中岛村3社村民刘泽南通过阅读果树种植专业书籍,从对种树一无所知,到承包荒地发展种植业。如今,刘泽南的苗木基地已经达到200亩。刘泽南说:“多亏了这些书,让我的种植技术越来越高。”
“送文化”是为了带动“种文化”。基层文化的繁荣还需大力引导鼓励群众参与,做活民间艺术,培育本土人才。区老年大学舞蹈八班班长刘大英就是本土人才代表之一。刘大英十分热爱表演艺术,她带领舞蹈表演队多年来活跃在“送文化下乡”的舞台上,足迹遍布我区多个乡镇,为我区群众贡献了优质的精神食粮。
如今,通过充分考量文化的“送”与“需”,我区将优秀文化输送和百姓需求紧密对接起来,在反映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的同时,也展现出我区文化发展、经济跨越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励广大群众热爱家乡、勤劳奋斗、创新开拓。
记者 郑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