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工作15年,聊一聊我的所见所闻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01 07:10

殡葬行业工作15年,聊一聊我的所见所闻

2024-05-24 06:00

发布于:山西省

【编者按】今天为大家呈现的这篇文章,是重庆恩泽殡葬服务有限公司资深从业者鲁学进女士的深情自述。身为85后的她,已在殡葬行业坚守了十五载春秋,用亲身经历书写着与众不同的职业人生。虽然文字朴实无华,但每一个字句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体悟。时光流转,故事更新,但那份初心不改,真情依旧。它不仅是对殡葬行业的深情致敬,更是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请您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与她一同走进这个特殊而神圣的行业,探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暖与坚守。

2010年我毕业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2009年开始实习,算下来在殡葬行业干了快15年了。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很是艰辛,也无数次想放弃,当别人问我干撒子工作时,从开始的拘谨,到现在的坦然,内心也是非常坚定,这条路会一直走下去。

转眼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就来和大家聊聊在别人看来神秘的殡葬专业吧。目前,全国开设“殡葬专业的学校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洛阳商业职业学院、中专: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民政学校、河南民政学校,共13所。

【关于开设课程】

提及“殡葬专业”,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化妆和火化,但实际上,我们的课程远不止于此。殡葬管理、殡葬文化、殡葬礼仪、丧葬花艺、防腐整容、火化设备与技术、殡仪服务、殡葬服务与产品营销、殡葬应用设计、丧事活动策划、古代祭文赏析、殡葬应用文写作、周易知识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学的,早年间我们还要学习推拿按摩和人体解剖。我们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殡仪馆和公墓管理,因此我们的课程也紧密围绕这两个方向展开。比如,我就一直在墓园工作,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关于生命的小故事,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挑选墓地的实用建议。

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们行业的课本真的很少,所以就出现很多是学校自己去印制的。关于《周易》的书更是稀缺,主要还是靠老师言传身教做笔记,教我们的老师,年纪很大了,说教完我们这一届就不教了,太累了,而且周易真的很难,看书都没得撒子用,好多同学都挂科了,还有毕业了考几回周易都没考过的。可能大家很好奇周易学些撒子内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说”“五行学说”“八卦推演”等等基础知识。其实毕业以后也很少有同学认真研究过,我也是工作几年以后,听多了,突然来了兴趣,并且发现很多知识点能串起来了,这才又把《周易》重新学起来,并且用到了工作上。

【关于防腐整容】

大多数人看到这几个字,可能就觉得吓人,还有部分可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有谣言说:“我们学校里会有遗体,拿来我们做研究。”我们比不得医学院,不会提供这些给我们的。读书的时候,只记得老师教我们缝合伤口,实在找不到用撒子来做,我们可爱的老师,拿了一件他自己的猪皮皮衣,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缝合。学化妆的时候,买了一堆不太好的化妆品,两个同学之间相互对化,这个场面记忆犹新,特别是男同学些,都化成红屁股了。当然毕竟是15年前,学校设备受限。

而现实生活中,其实需要防腐的很少,都是冷藏。只有部分非正常死亡的,需要整容。化妆倒是用的比较多,很多家属都希望看到亲人能和蔼可亲的离去,不想看起来冰冷,所以大都会化一个淡妆。

【关于火化】

很多人都说火化工工资很高,实际上这份工作非常辛苦,基本上晚上11-12点开始上班,上午结束。熬夜是基本,加上重庆这个天气,真的是又热又累。而且到火化车间的家属都哭很伤心,他们工作环境更悲情。火化工大都是男生,因为有时候需要推动遗体,以前有几个师姐在石桥铺殡仪馆工作过,后面也辞职了。

现在火化炉基本有两种,通俗讲,一种是平板炉,一种叫捡灰炉(要贵几百块)。区别在于燃烧方式和捡骨灰的方式,平板炉会使用工具辅助燃烧,捡灰炉智能一点,烧出来就是完整的。一些谣言说,火化以后骨灰盒装不下骨灰,其实不然,骨灰压碎以后很少了,之前见过最少的骨灰就只有手楞个大一捧。加上殡仪馆每年处理无人认领骨灰就很头痛,怎么会不把骨灰全部给完呢。

上学的时候,到殡仪馆学习,正好遇到有医院拿来一个白色纸口袋的东西拿来火化,当时师傅说可能是死胎也可能是切下来的组织,进去以后就直接灰飞烟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关于就业】

殡葬顾名思义分为殡和葬。殡:停柩待葬,把灵柩送出埋葬或火化的过程。葬:将遗体或者骨灰安葬的过程。故我们专业就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殡仪方向,一个是墓地方向。殡仪方向一般男生多一点,可以做殡导师,礼仪师,抬灵,也可以出去跑市场这些,女生可以做主持人或者前台接待,插花这些。墓地方向相对轻松一点,可以做销售、接待、刻碑落葬售后这些等等工作。

其实除了大家晓得的殡仪馆,治丧中心,公墓以外,殡葬行业也有很多配套公司。例如:火化机厂、冰棺厂、骨灰盒棺材厂、寿衣纸棺花圈厂、祭祀用品厂、石材厂、雕刻厂(用于墓碑照片制作)、策划设计公司(我就单独去学过设计,并成功设计了一块碑型)。这些配套单位也能提供就业机会,有个师姐出来实习以后,当时单位有做雕塑的师傅,她自己非常感兴趣,就转去做雕塑了。

我们学校每年大概招生在100人左右,分成2-3个班,我当初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选择的读的殡仪方向,心头想的是要干就干抖一点,怕都是心头怕,结果后面一直在公墓工作。原因是殡仪方向不是在殡仪馆就是在治丧中心,都要值夜班,一个电话来了,立马起来战斗,女生一般经不起摧残。公墓方向就是节假日最忙,也有半夜来落葬的,最忙还是春节清明节,万家团聚唯你一人孤单。所以毕业十多年以后发现能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可能只有20%,甚至更少。

选择好了自己想从业的方向以后,到了最后一年,就有全国各地的单位来学校招聘,带上简历自己应聘就行了,基本上就在学校就能找到单位实习,不需要毕业了再去碰鼻子,就业率还是高,找工作不成问题。

【关于待遇】

从实习开始就有工资,但不是网上说的几千上万,我09年开始实习的时候,重庆很多单位都是200元/月,于是很多同学放弃200块钱,背井离乡去外地实习,我也是其中一个,当时去的贵阳600元/月。现在这些学生出来实习,差不多在2000-3000元/月,并不是说的一出来就高的很工资,都是被剥削的廉价劳动力,需要一步一步地来。

拿到毕业证转正以后,工资才会一步一步的涨上去,根据岗位不同工资会不一样,和大多数行业一样,销售岗位的工资相对较高一点(做殡葬销售除了脸皮厚,胆子大以外,还要不怕遭决,不怕被拒绝),从几千到上万不等。

我有同学在治丧中心工作,他们是连上三天再休息,晚上要随喊随到,可以说是日夜颠倒,每个月1-2W,这个工资也绝对不算高。

当然也有混的好的,有些同学,拿到事业编制工资虽然低点,但福利待遇好,贵在稳定。

还有自己出来当老板的,自己搞“一条龙治丧”,这种收入肯定更高。

这十年来很多人都问我同样的问题:

“你们工资很高哦”,想认真回答的时候就耐心解释,不想说的就敷衍“高的很,家财万贯”。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你怕不怕哦”,说不怕是不可能的,只是说适应了,就没得撒子了。

其实,我最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你害怕的每一个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却无法相见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在这个行业的原因!尊重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家人的离去都是痛苦的,用自己的专业服务生命,觉得无比荣幸。

看多了生离死别,从容淡定的生活,活在当下,热爱每一天。

接下来就给大家聊一聊丧葬习俗,和这些遇到的或奇葩、或惊悚、或心酸、或感人的故事吧。

【治丧习俗】

在重庆,大部分都是守灵3天,在这3天里面根据风俗和宗教举行不同的仪式,常见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一般简单点就是开路、诵经、告别仪式。

因为现在家庭结构的原因,也有不守灵的,把遗体存放到殡仪馆,第三天出殡的时候通知亲朋好友来参加告别会,再火化。这种方式以后会越来越多,毕竟80后-90后都是独生子女,4个老人,还有小孩,现在又讲3胎,实在没得精力去殡仪馆守三天,打麻将的。

重庆还有一个最脑壳痛的习俗——乐队,还经久不衰,越演越夸张,在主城周边可以搭灵棚的地方,乐队不仅唱歌还表演杂技和魔术,甚至还有脱衣舞,真的是甩脑壳。

当然还有让人十分敬佩的遗体捐献,通过红十字会办理遗体捐献手续,可以捐献部分器官,也可以全部捐献。在人走以后,联系红十字会,就会有人来立马拉走遗体,有用的器官可以捐赠给别人,大多数还是用于医学解剖或者标本,没用的会统一火化,红十字会在指定陵园设有纪念碑,镌刻捐献者名字,以示缅怀和尊重。前几天才问过医生朋友,说之所以要立马拉走,是因为时间久了,水分蒸发以后就变形了,和正常的结构会有变化。对那些遗体捐献者真的表示敬佩。

在安葬之前肯定是要选一块墓地,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价格、距离交通、风水环境、合法性、服务等方面来选择适合的陵园。每年都会遇到很多年轻人在给老人选择墓地时很纠结,主要是没有遇到专业的人(比如我,如有看墓地的请联系我)。

另外一点就是老人家年纪大了可以提前购买墓地,添福添寿,也避免到时候无从下手。现在不仅墓地可以提前购买,连治丧也可以提前锁定,这也是国内殡葬行业才开始兴起,叫《生前契约》的治丧“保单”。

重庆这边安葬一般都是火化以后,在殡仪馆存放一段时间,等碑文和照片制作好以后,再择期落葬。实际上骨灰还是不宜存放太久,早点“入土为安”,我见过在殡仪馆存放了6-7年的,兄弟姊妹因为谁出钱买墓地的问题扯了几年,硬生生看到墓地从几千块涨到2万,还没扯称头。

在落葬的时候,需要提前准备好香烛钱纸和祭祀供品,中间也有很多忌讳,比如夫妻不相送,长辈不送晚辈,女生大姨妈不碰祭祀用品等等。目前像我们这种做专业礼仪落葬的人不多,大多数还是选择风水师、道士,如果都没得,陵园的工作人员会指导如何安葬。

殡葬行业还有一个敏感的话题——死不起,其实不然,国家是有很多惠民政策的。

一般退休的职工有丧葬补贴和抚恤金,最低9个月补贴,退休级别越高补贴就越多。针对困难群体也是有1500元内的治丧补贴,这部分钱只能用于火化、骨灰盒、3天以后遗体存放、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普通尸袋,超出1500元的,由丧事承办人自行承担。可能有人会问1500元更本不可能办下来,实际上殡仪馆里面骨灰盒最便宜的有200元一个的,普通火化炉火化费900元,困难群体20公里遗体接运免费,而且在火化前去街道办理好手续,这个钱是直接打给殡仪馆,完全不用过多担心。

另外困难群众购买节地生态葬墓地,比如室内葬,壁葬,花坛葬等,可以享受3000元的购墓补贴。凭购墓手续到街道填写申请表,再拿到公墓盖章交回街道就行了。可能又有人会质疑几万买个墓,3000不是杯水车薪嘛,事实是节地生态葬式的墓地根本就不贵,几千块钱就能买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就为一个特困客户,办了这一套手续,治丧他们没有花一分钱,买墓地本来是5000多块钱,减免3000元,自己花了2000多。

殡葬消费本身就属于精神消费多一些,有些人愿意花20万来办理治丧,花百多万来买墓地;有些人觉得活着潇洒过,死后无所谓。在丧葬消费过程中有很多收费项目,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删减,避免些没必要的消费。

尊重每一个家庭的选择,没必要非把五个手指拇拉成一样长。我背着帆布包包走过的一生,和你背着奢侈品包包走过的人生同样精彩。

【分享两个小故事】

还记得我第一次深更半夜上班,给客户办理落葬那天,虽说来了浩浩荡荡几十人,我估计他们心头和我一样虚。本来想送他们到墓地就想赶紧躲回办公室,在回去途中,远远看到一个上半身是白色的,又看不清脸,看不到下半身的人影,从坡坡上缓慢的走下来,当时心头慌的一匹,心想:“是个人,是个人,肯定是个人”,迎面相见的时候,一看确实是人,一个穿的白衣服黑裤子男人,然后就故作镇定的跑回去了。

我们行业同事之间一般不会讲那些可怕的灵异事情,避免在工作的时候,吓到胆子小的。

有一回晚上两个值班保安巡墓园,其中一个保安就在必经之处等另外一个。那片墓地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每个逝者都有一个半身雕塑头像。

这个保安就把自己的头放在空的墓体上,等另外一个人过来的时候,他就把手头的电筒打开吓唬他,还把舌头伸出来

(就像这个小图一样),结果真的把别个黑惨了,喊了其他值班保安过来抬回办公室的,这一吓脸色卡白,好几个小时都没缓过来。吓人的这个保安第二天就遭开除了,被吓的这个保安也辞职了。

都说给死人化妆很吓人,我却见过一个女儿亲自为父亲化妆的。

这个女儿是文艺工作者,40来岁,是个长发气质美女,也是之前签订过《生前契约》的客户。大概是19年的时候,客户父亲因癌症在家中去世了,我接到电话就赶到他们屋头了。去的时候他们客户母女俩,已经把逝者从床上抬到床边的地上了(传统说人在弥留之际,就要抬下床,不能死在床上),盖上了被子,点了檀香放着佛教经文。

跟他们母女俩简单交涉以后,他们说不用守灵,家里也没得其他人。于是打了治丧中心电话,等待的过程中,又让他们打了120电话,这个很关键,虽然要花点钱,一来是殡仪车不敢随便接人,二来方便办理死亡证明,不然去派出所办死亡证明相对复杂。等120确认死亡以后,殡仪车接起人就送到治丧中心去净身穿衣,逝者生前是一名警察,所以寿衣是穿的年轻时候的警服。工作人员在询问家属是否需要化妆的时候,客户就提出来自己帮父亲化,于是从自己包包里面拿出了日常用的化妆品,为父亲化了差不多2个小时。也许在外人看来只是在化妆,但更向一场告别,把曾经没有说的话,来不及说的话,都话出来了。

到了第三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聚在一起,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女儿致辞答谢亲朋好友的时候说道:“父亲生性好强,在生病的时候不愿意让大家看到他憔悴的样子,所以没有通知大家,还请大家谅解。父亲走的很安详,觉得自己这一生过得还算幸福.........”,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快哭了,人生这一辈子,唯有生命是自己的,享受过程,“生与死,荣与辱,尘世与喧嚣不过尔尔,到头来谁都难免一堆黄土掩盖风流”。

我经常开玩笑说,我参加的葬礼比婚礼实在是多得多,记得是一位副省长的落葬仪式,全公司都非常紧张,只有我临危不乱。当时整个小山坡都是人,连从来不出面的董事长都来了,结果仪式一开始,我就发现主持稿拿落了,心头默念:“我靠,要命了。”赶紧喊身边的同事快马加鞭帮我去办公室拿过来,还好我能背的下开场白,才没有出错,不然可能死的有点惨。

从读大学开始老师就告诫我们“殡葬无小事”,必须事无巨细”。仪式往后有个环节是放鸽子,由于是去菜市场买点菜鸽子,它不仅飞不走,还在我最帅的那个男同事脑壳上拉了一耙屎(平时就他最在意发型,坚持每天早上起来洗头做造型的那种人),这耙屎把在场的人都惊了,但不能乱动,仪式结束以后才用纸搽干净了,后面笑了这个男同事很久。至于飞不走的菜鸽子,由于老是到处拉屎,就被保安对的拉去炖了汤——“真香”。

【让告别更美丽,让葬礼像婚礼一样温馨】

下面分享一个有些悲伤的故事。

这是去年的事情,逝者是一位40多岁做生意的中年人,生病去世了,有一个10多岁的女儿,老婆也是一个气质美女。在生病期间他老婆好像和丈夫的家人闹得有点不愉快,再选墓地上也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选了一个和男的父母合葬的家族墓。安葬的时候老婆就不想要那种传统仪式,不要任何香烛钱纸,只要鲜花,还要求唯美。为了不让仪式过于简单,我也花了些心思:整个仪式场景都用的绿色和白色,用桃心小蜡烛替代传统红烛,用香薰灯代替香,旁边还用设置了路引,摆台上也用了些小物件,看起来更温馨(其实很多想法跟婚礼类似)。

安葬仪式当天他们选择在下午(一般来说安葬都是在上午),来了很多男方的亲朋好友,整个气氛都比较压抑,感觉所有人都不敢乱开腔。逝者的女儿看起目光呆滞,她可能不太明白父亲的离世意味着撒子,只是听着他妈妈的安排,轻轻的为父亲献花,静静的送走了父亲,没有过多情绪变化。

女的倒是一直留着泪,献花结束后,女的致辞说了很多对老公的心里话:“通过你生病这件事情,我看清了很多人,哪些是真心对你好,哪些是虚情假意,不过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女儿,为你完成你没有完成的遗愿......你好好安息,我会永远爱你。”这话一说完,所有人都泪流满面,看过太多年轻人各种意外去世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的很难,尽管两口子会因为各种琐事吵吵闹闹,但只要还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由死而生】

再分享几个小故事,都是很久以前的在贵阳遇到的事情,但是对我影响颇深,觉得活着真好。

故事一:有一个单身独居美女,在家和宠物公狗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结果公狗兽性大发,一发不可收拾,出来不来了。无赖之下,打了120,拖到医院以后弄出来了。原本这事情应该都可以翻篇了,但周围邻居经常指指点点,舆论压力太大,她受不了,跳楼自杀了。那个时候网络还没得现在发达,放到现在估计键盘侠的力量更大。

故事二:在贵阳发生过一起连环杀人案,记得其中有一个凶手姓“白”,还是未成年人,伙同几个人,最开始劫杀了一个“黑的士”司机,当时贵阳有很多黑车,还可以拼车,给他们有机可乘,他们又冒充司机劫杀乘客,一共好像杀了9个人,有女的还被J了。其中一家就是我当时接触的这家,逝者是个15-16岁的小姑娘,父母离异后,娃儿一直跟着父亲,说是半夜和朋友打黑车糟了滴。发生了这个事情以后,再也不敢打黑车,曾经趁天黑从陵园宿舍溜进城喝的酒,吃的烧烤,看的《阿凡达》都不香了。

故事三:又是一个年轻美女,高材生,据说是给省级干部当翻译的,经常外出。一家三口本来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饭,突然女生发生疾病瘫倒在餐桌上,然后就再也没有起来,年轻的生命就没得了。说的安慰点的话,还好最后和父母一起吃上了最后一顿饭,说的悲伤点,倒在面前都没能救活。生命之脆弱犹如草叶上的一滴雨露,匆匆是命运奏响的一曲悲歌。

【为何选择读殡葬专业】

和大家扒一扒为何选择这个专业。我是主城近郊农村人,现在都还是农民工,屋头条件不是很好,原本我可能上不了大学的。到了快填选志愿的时候,我妈打工的单位领导说,有个殡仪专业比较好就业,就看你怕不怕,我一看可以读书想都没想就说不怕,这才选了殡仪专业。

我们同学们选殡葬专业也有很多奇葩:有个女同学,报考之前根本不晓得是撒子专业,还以为是酒店礼仪,读了一半实在怕的很,鼓捣换了个专业读。也有读了一半,对我们专业感兴趣,鼓捣喊老师换到我们专业来的。还有的说:“我就喜欢看僵尸片,刺激惨了”,“听说这个专业有给死人化妆的,想来试一哈”。但几年以后,还在殡葬行业的确是很少了。

【下雪,下雨,下冰雹,也要尽孝】

记得《奇葩说》上有个话题是“恶劣天气该不该点外卖”,而我们行业,人生最后的终点,就算下刀子也得把工作做完。

2011年冬天,重庆妹儿第一回在贵州看到下雪,整个山林全是白色的一片,兴奋惨了,高兴的跑出去,结果脚上打滑寸步难行,需要在鞋子上套布条或者草绳。

应政府要求整个公墓都进入封山状态,我们也开始通知最近有下葬的客户往后推迟,好巧不巧有个客户就是不想推迟,没得法也只有同意。下葬前一天我同学和我一样,没见过雪太兴奋了,在食堂把门牙摔断了,由于车子不敢开,他在其他同学的搀扶下,一掰一缺的走路下山看牙齿止血,又掰手掰脚的回宿舍(我们几个同学都是住在公墓的宿舍),好在没得大问题。

第二天,仍然在下雪,下葬的客户来了两兄弟,抱起老人的骨灰盒,从山下步行到公墓,正常天气步行都要40分钟,那天他们走了快2个小时,这份孝心很是敬佩。由于人手不够,只有把昨天缺牙巴的同学喊起一路。我是仪式主持人,仪式开始没得好久,看到好几个同学脑壳都开始冒烟了,出于担心多看了一眼缺牙巴同学,结果他躲在树子后面,露出他的缺牙巴对到我微笑,那一刻我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了,硬生生的被我的职业素养憋回去了.........虽然天气恶劣,但该有的仪式我们一样没少,做到尾声的时候,一颗大树的枝丫被雪压垮,落在我们身边,吓的我们大气都不敢出只想赶紧结束。等下葬结束后,才发现不仅衣服上有冰,连扎起马尾的头发都像打了摩丝一样被冻得绑硬。

【不太敢看的故事】

18年的时候,在上班的公墓,因为工程和地势的原因,有一片壁墓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缝隙,为了避免发生倒塌,公司决定拆了原地修建更高档的壁墓。打电话通知所有客户,他们也表示理解,只有一家不依不饶,赔了2000元的精神损失费(他们买壁墓也差不多2-3000元)。

选了吉日吉时,全体员工天不亮就来了,点香烧纸,道士做完仪式就开始动工。打开碑面,取出骨灰盒、整理骨灰盒、贴标签、抱走暂存、录像,刚开始一切都还正常。后面发现买壁墓的客户很多是土葬,征地迁坟的。粘有泥土的骨灰盒都坏在里面取不出来了;还有好几个都是土葬,搬迁骨头的,连骨灰盒都没得,只用白布包起的,发黄的头骨,脚杆骨头清晰可见,有的还有头发裹在里头,乍一看黑的我往后退了一步,又不得不继续工作。

【不能解释的玄乎事】

我们在陵园遇到比较多的问题:客户做了一个梦:“已故老人的说冷得很,或者是屋头漏水了。”非要喊我们把外盖打开看是不是有水,很多时候还真的是有积水,前段时间才遇到说梦到老的冷。

以前有个客户说过一个故事,他老是觉得腿疼,找人看了说回去看一下父母的坟,结果回老家把祖坟刨开了点,里面有树根串进去,挖了以后就好了。

这些无法解释的事情,说是遇缘了,但这种情况又多。

【风雨同舟 老来是伴】

很多人说我们是跟死人打交道,但我更愿意说是跟老年人服务,毕竟死人给钱我也不敢要。我经常会接待很多老年人自己来选公墓的。从60多岁,到80—90岁都有,有一对夫妻印象很深刻,老夫妻都是80多岁了,都是知识分子,几个子女也能干,全部都在外地工作,请了保姆照顾生活起居。

爷爷因为生病,尿频不能出远门,但他坚持要和老伴一起早点选好人生归宿地,开车到公墓的路上就上了几次厕所。在选墓地的时候,爷爷很不好意思的,悄悄跑到旁边上了厕所(来不及回办公区域上厕所),奶奶在旁边为他解释,我也表示理解。

最后他们选到满意的位置,爷爷跟奶妈说:“我们以后的家就在这里了,永远都在一起。”,奶奶还很害羞的点点头。人老了旁边还能有人来呵护你,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爱情或许会经过轰轰烈烈,最后归宿都希望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清明祭祖孕妇要不要去?】

在殡葬行业摸爬滚打15年,每年都会有人问:“孕妇该不该去祭祖?当然,我是特例,去墓地是的我的工作,整个孕期都在墓地,带人看墓、选墓、落葬。个人认为,该不该去,取决于祭祀会不会导致孕妇情绪低落,保证身体安全(墓地人多有山路如果这些都没问题,清明和家人一起祭祖踏青,也是可以的。( 当然不排除有些孕妈害怕墓地的情况)

【关于大便的故事】

由于公墓都是比较讲究的,墓地里面一般都不会修厕所。曾经有一家下葬的客户,天刚亮来安葬亲人。其中有两个小伙子想上厕所,估计是不想走,又有点怕,就在旁边树子边拉了屎。这一幕又正好被清洁工阿姨看到了,她骂骂咧咧跑到办公室来诉苦。我的领导又是个火爆脾气,当时怀孕5/6个月,马上查监控找到人,挺起大肚子,喊了个男同事一路去找他们理论。走拢就说:“是不是你们在那点上厕所,监控里面看的清清楚楚的。”那两个小伙子也觉得不好意思,点头承认。领导又说:“那里有扫把自己去打扫,不要想让清洁阿姨来给你们收拾残局。”说完又挺起肚子回去看监控,他们确实也把扫起走了。

(——文章正文内容结束——)

小编心语:

读罢此文,心中涌上一股暖流。这些“灵魂守护者们,用他们的专业和温暖,让生命在最后一程得以尊严和安宁。他们,正是我们社会中最不可或缺、也最值得敬佩的人。

他们的工作,常常被误解和避讳,但他们却默默承受着,只为了给予逝者最后的尊重,给予生者一丝慰藉。让我们一同改变对殡葬行业的刻板印象,用理解和尊重去温暖他们,也温暖我们自己。

文中那句“你害怕的每一个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却无法相见的人!,让我们深深反思: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呢?珍惜现在,珍惜彼此,才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

人生没有如果,好好活着,珍惜当下!

(注:更好的读懂本文,您可能需要懂一点重庆话)

文 /重庆恩泽殡葬服务有限公司 鲁学进

来源:殡葬服务百科

文章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