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玉皇村会客厅 (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智论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月26日,本报和铜梁区委联合举行了“铜梁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同时,在铜梁区建立重庆日报首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理论调研基地。来自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委党校、重庆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与会,对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区的鲜活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和分析,共同探讨如何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期对加快推进铜梁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实践意义。现对部分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发言进行摘录,以飨读者。
发力“四基”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唐小平
党的十九大以来,铜梁区结合实际,遵循规律,把结构调整与群众增收、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组织引领与群众参与、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结合起来,发力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基层组织、基层治理,打破二元边界、畅通城乡血脉,推动城乡融合、镇村融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先后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全市乡村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中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
全面发力基础设施,让闭塞的乡村畅通起来。铜梁着眼基本面、不撒胡椒面,从最薄弱环节、最突出问题入手,推动城乡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改造干线公路、泥结石路、薄弱电网,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公交一体化,交通路变产业路、景观路,行政村实现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村卫生室标准化率、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达100%。守牢生态底线,全域推行“积分制”整治人居环境,落实“一化两改三不见”,村民由“一旁看”转为“一起干”,畜禽养殖循环化改造率、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均达100%。
全面发力基本产业,让贫瘠的乡村丰盈起来。铜梁坚持改革强农、科技兴农,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注重一产为本、接二连三,向规模化、绿色化、融合化、品牌化方向迈进,推动农村生产力“二次解放”。针对乡村资源配置效率低、“人地钱”难以解决,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公司并设立基金,打通发展关节,引导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培育50万亩优质粮食、20万亩精品果蔬、10万亩精品花木、10万亩精品养殖。针对农民致富途径少,深化“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农户通过土地、劳务等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大户带散户要集体经济,村均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入股农民户均增收2500元。针对小农户和大市场难以精准对接,发展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将“小品种”与“大品牌”、分散生产和规模经营相结合,打造铜梁龙柚、原乡小艾等区域公共品牌,实现“小船结队出海”闯市场。针对传统生产和现代农业难以有机衔接,整体谋划、一体建设60公里绿道,串起24个村(社区)、34个产业基地,形成120平方公里西郊示范片,推进宜机化改造,做大精深加工,做靓“西郊悠游”,推广“原乡慢食”“原乡驿站”,全面唱响“周末到铜梁”。
全面发力基层组织,让寂静的乡村生动起来。铜梁坚持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牵住“人”这个牛鼻子,搭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抓带头人这个“衣领子”,选用对“三农”有情怀、干“三农”有激情的带头人,全员培训、精准考核,全面推行“一肩挑”。抓年轻人这支“生力军”,给待遇、给政策、给出路,回引本土人才669名,成为“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抓服务村民和游客,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会客厅”,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完善休憩、用餐、购物等设施,让群众办事不出村、游客到村“坐得下”。抓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整合区镇村三级师资,实行群众点单、讲师配菜,以接地气、冒热气的话语宣传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全面发力基层治理,让无序的乡村和谐起来。铜梁把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从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入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消除“等靠要”、增强获得感。建立延伸到村的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推动工作整合、力量融合、资源聚合,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建好用好乡村振兴“理事会”,支部书记兼任理事长,从“新乡贤·好乡亲”中推选成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完善议事协商制度,做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大家说了算。倡导“铜梁最美的风景是人”,深化和风化人、新风沐人、惠风育人、清风怡人、暖风助人“五风浸润”工程,弘扬邱少云精神,冠英雄之名、塑英雄之形、铸英雄之魂,13万“少云志愿者”活跃在田间地头,获评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
(作者系中共铜梁区委书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耕细作
黄君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乡村振兴与城市提升作为全市全局工作两大基本面,把乡村振兴作为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城乡融合作为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高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铜梁是英雄故里和龙灯发祥地,在乡村建设上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铜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铜梁区作为全市乡村振兴“6+5”试点示范区,又兼具全市首批20个重点镇村,是全市乡村振兴的“试验田”和“领头雁”。在工作实践中,铜梁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强力推进,很多工作都走出了“铜梁路子”。比如,实施“四基”建设工程,支部“扎庄”工程;全域推进“一化两改三不见”“五风浸润”工程;探索集体经济“六要”发展路径等,在全市形成了广泛影响。铜梁还入选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等殊荣。
这次重庆日报基层理论调研基地授牌仪式暨铜梁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成功举行,充分体现了铜梁区委区政府和重庆日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深谋远虑。本次揭牌仪式和座谈会的召开,也为铜梁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动力。铜梁必须、也应当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在认真梳理和总结铜梁乡村振兴经验基础上,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力。一是抓紧编制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铜梁要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牢固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强化对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抓紧编制乡村振兴相应的专项规划,突出前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做到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二是注重点面结合。面是基础,点是带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注重点面结合。铜梁要精准发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面发动、全面推进基础上,树立一批乡村振兴的好样板。既要全面推进,又要以点带面,引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三是尊重农民意愿。推动乡村振兴,农民群众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防止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偏向。四是保持持久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耕细作。铜梁要坚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政策举措落实到位,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启之年,党的百年华诞大庆之年,做好“三农”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奋力冲刺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基础上,紧扣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优先任务,全面、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高质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释放新动能,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作者系市农业农村委总经济师)
加快构建乡村振兴的形象传播网络
秦红雨
从国人对乡愁的追怀到李子柒视频的火爆网络,从脱贫攻坚的“山海情”到“大江大河”里的乡村巨变,从美丽乡村的讨论到全面乡村振兴的启动,乡村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也亟需摆脱单维的“悲情”“乡愁”“怀旧”形象,获得新的、多维的形象突破。面对全球化与地方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现实空间与虚拟世界互渗、互补、共享的“视像屏幕的时代”,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区的先行者探索,为我们激活乡村资源,促进生态、产业、组织、人才、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塑造,探索乡村形象的立体化传播,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打造景观,构建铜梁乡村形象传播网络。铜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以“交通”作为突破口,从建设60公里绿道开始,“串点连线、成片扩面”,打造由5个镇街、24个村(社区)组成的120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区,一条大道串联起乡村交通网络、自然景观、产业基地、文化原乡、城乡一体,田园变花园、农区变景区,实现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乡村风貌的提档升级。铜梁呈现出了一幅乡村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亮丽画卷,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动能的乡村形象传播网络,共同形成了铜梁乡村形象传播的集聚效应,让最美乡村绽放在铜梁大地上。
多方联动,彰显特色鲜明的铜梁“三农”形象。在“三农”工作历史性转移的时刻,铜梁区委联合重庆日报打造理论调研基地,借助优势媒体资源,这是铜梁“三农”形象传播的又一大手笔,彰显着铜梁“三农”形象塑造转型的大格局。我们看到,铜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现了多方联动发展,彰显了铜梁“三农”建设的全方位、多层面的形象群:在原乡中央公园、玄天湖、荷和原乡、果业花木基地中看到了铜梁乡村生态形象的升级改造,在铜梁龙的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中看到了铜梁勇于创新的文化振兴形象,在8个村庄会客厅里看到了铜梁致力公共服务的乡村治理形象等,这一系列让“三农”形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技术赋权,为乡村形象传播拓展广阔空间。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区,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和先进的媒介技术,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与京东集团共同建成全国首个“神农大脑”,借助大数据智慧化为农业赋能;设立网红直播与培训基地,借助传播人才培养为经济赋能;建设村级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借助数据乡村为乡村治理赋能等。同时,铜梁还借助新的媒介形式、新的互动方式、新的视觉呈现,为铜梁乡村形象传播赋权、增效。这不仅仅是乡村环境的改造,更是形象传播的全方位升级,将铜梁乡村形象展示给更加广阔的外面世界。
铜梁乡村振兴的谋篇布局,重塑了铜梁乡村形象,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值得总结的样本。接下来,铜梁加快构建乡村振兴的形象传播网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打造优势突出的关键意象。铜梁的乡村形象是具有丰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铜梁龙成为我们国家重要节庆表达的关键意象。铜梁的每一个村庄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这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挖掘和转化。村庄的故事、村民的故事、外出打工人的故事、乡村改变的故事,可以通过口述史让这些故事承载着乡村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这不仅是一段乡愁记忆,更是未来铜梁文化发展、独特乡村形象塑造的强大源泉所在。二是加强他塑和自塑的结合。乡村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挖掘自身的潜力,增强本地融媒体的力量,主动作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名牌栏目;更要借助自媒体技术、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激发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铜梁要将当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他们对“三农”的感情和创造,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介平台,通过摄影比赛、拍客大赛、短视频大赛等,让村民主动地写出来、说出来、拍出来,形成铜梁村民自己的自媒体矩阵和自塑阵地。三是提升形象传播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我们要讲好铜梁乡村振兴的故事,这是铜梁乡村建设的经验,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国故事。乡村形象的塑造需要更宏阔的视野。比如,对于铜梁龙的传播,应该在中外对比中彰显我们铜梁龙的特色,在国内交流和国际传播中彰显我们铜梁乡村文化的自信。
(作者系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廖明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铜梁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遵循规律、结合实际、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基层组织入手,内外兼修打造西郊示范片,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农村呈现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新格局。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铜梁坚持把人的素质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着眼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既塑形又铸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民风乡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乡村发展塑形铸魂。以传承弘扬“脊梁精神”和“少云精神”为内核,深入实施和风、新风、惠风、清风、暖风“五风浸润”行动,广泛开展美我家、写我家、拍我家、画我家、唱我家“五家”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新乡贤·好乡亲”系列评选活动。
二是坚持组织振兴,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铜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五治五力”提升行动,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基层自治源动力、基层法治保障力、基层德治促进力、基层智治支撑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农村出现的资源闲置浪费、产业发展乏力、人口空心化和经济空壳化问题,铜梁遵循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规律,走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六要”之路,聚焦土地增收,向闲置土地要集体经济;聚焦资源盘活,向闲置产业要集体经济;聚焦改革蓄能,向已流转土地要集体经济;聚焦市场拓展,向农村电商要集体经济;聚焦提质增效,向产业融合要集体经济;聚焦借力发展,向大户带散户要集体经济。实践证明,“六要”路径发展集体经济收到了村社集体和农民增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汇聚乡村人气和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等成效。
协调好城乡关系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今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批复了11个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重庆西部片区成为国家级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关键,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补齐政策短板,试验区要率先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铜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下大功夫、做大文章。